花斑船鸭
英文名:Flying Steamer Duck
学名:Tachyeres patachonicus
【简介】
花斑船鸭(学名:Tachyeres patachonicus),是生活在南美洲的雁形目鸭科船鸭属鸟类。它是一种群居型水鸭,最大的特征是能够飞行,这是在短翅船鸭属中独一无二的。花斑船鸭主要分布于智利南部和阿根廷南部区域,可能还包括福克兰群岛。
【外形特征】
成年长度约为66-71厘米,雄鸟体重2100-3600克,雌鸟则在1665-3118克之间波动。其头部青灰,脸颊红棕,胸背棕色并布满了密集的鱼鳞状白色斑纹,尾巴尖端为黑色。它们的虹膜为黑色,并带有眼周的白圈和白纹,近基部的喙为黄色,其余部分为灰白色,脚蹼呈橙色。
【鸣叫特征】
花斑船鸭的叫声可以描述为接近'嘶哑的哼哼'和'嘶嘶的哼哼',雄性个体发出的声音通常比其他短翅船鸭的音调稍高,并且还会发出简单快速的声音冒泡声。雌性则会回应以较短和较深沉的哼哼声,有时会和雄性同步发声。
【生活习性】
花斑船鸭栖息在南美洲的淡水湖泊、池塘、河流以及沿海的岩岸水域,尤其是在繁殖季节以外。它们通常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作为主要食物,如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尤其是在离岸10米内的最浅的水域通过表面觅食或是潜水觅食。
【繁殖习性】
花斑船鸭的繁殖期通常在10月至11月,有时在福克兰群岛会更早一些。它们是单配偶制,且通常会保持终身伴侣关系。它们的巢处通常位于地面的浅凹处,衬有密集的软绒羽,有时也会加入一些小枝或草茎,一般筑在小岛或是隐藏在树木或密草丛中的地方,距离水边几米到400米不等。雌性负责孵卵,孵化期估计在30-40天。雏鸟出生时羽毛为橄榄褐色至土色,下白,有宽的眼纹和腮后条纹,喙黑色。幼鸟通常在出生12周后就能离巢。
【外型辨识】
相较其他短翅船鸭种类,花斑船鸭的体型更为纤细,尾部和翅膀较长。尤其明显的区别在于,雄性鸭嘴部呈现橙色调,而雌性鸭的嘴基部则更多偏绿调。
【保护状况】
花斑船鸭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级别(LC)。全球的数量估计在25,000以内,在南美洲大陆及福克兰群岛的数量大约在200-400对之间。主要的威胁包括狩猎、采集鸟蛋、人类休闲活动的干扰以及潜在的石油泄漏。
【地理分布】
花斑船鸭主要分布于智利南部(从Ñuble省向南)、阿根廷最南部(从Río Negro省向南)以及福克兰群岛。在这些地区,它们常出现在海岸线及其内陆的淡水湖泊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