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树燕
英文名:White-rumped Swallow
学名:Tachycineta leucorrhoa
【简介】
学名:Tachycineta leucorrhoa。
分类:雀形目燕科树燕属。
【外形特征】
白腰树燕体长约13厘米,体重在17至21克之间。头部及上体呈现蓝绿色光泽,翅膀黑色,内侧次级飞羽、三级飞羽和大覆羽尖端白色,尾部黑色呈微叉状,下体和翼下覆羽白色,腰部白色特征显著。喙、腿和脚均为黑色,虹膜棕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开放或半开放地带,常见于林缘、城镇、干燥稀树草原、退化的前森林地带和季节性泛滥的草地等。繁殖后,它们会聚集形成数百只的大群体,觅食时通常单独或小群体行动,食物主要为飞行中的昆虫。
【鸣叫特征】
鸣声柔和,偶被描述为咕噜声或断续的颤音,多在黎明时分飞行期间发出。报警声则是快速而无调性的"zzt" 声。
【繁殖习性】
繁殖期在巴西为10月至12月,在阿根廷为10月至翌年2月。鸟巢由植物纤维构成,并内衬毛发和羽毛,筑于树洞、死木、废弃建筑的檐下或围栏柱孔中。每窝产4-7枚蛋,孵化期15-16天,雏鸟在21-25天后离巢。平均寿命约2.12年,雄鸟寿命略长于雌鸟。
【外型辨识】
与白臀树燕的区别在于其额头具有白色条纹,并且体型较大。白臀树燕在非繁殖季节仍展示出蓝绿色的上体光泽。
【物种区别】
与白臀树燕的区别在于其额头具有白色条纹,并且体型较大。白臀树燕在非繁殖季节仍展示出蓝绿色的上体光泽。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白腰树燕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包括玻利维亚、巴西中部和南部、阿根廷中部和东部、乌拉圭和巴拉圭等地。在非繁殖季节,它们可能迁移到秘鲁东南部、玻利维亚北部和巴西东北部,偶尔可见于哥伦比亚和智利。
【附注】
有时接受紫辉牛鹂的巢寄生,对繁殖成功率有一定影响。分布区域除上述主区域外,还包括委内瑞拉、圭亚那和苏里南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