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雨燕目 > 雨燕科 > 侏棕雨燕属 > 叉尾棕雨燕
叉尾棕雨燕

叉尾棕雨燕

英文名:Fork-tailed Palm Swift

学名:Tachornis squamata

【简介】

叉尾棕雨燕(学名:Tachornis squamata),属于雨燕目雨燕科侏棕雨燕属的鸟类,分布范围广泛,特别是在南美洲的亚马逊地区。它们常见于潮湿和湿润的草原、棕榈沼泽、河流森林以及城市区域。

【外形特征】

叉尾棕雨燕具有细长的体型和深叉尾羽,翅膀狭长。其上体呈暗褐色,腹部略浅,腹部下方有白色斑点。尾羽长且深叉,通常保持闭合状态,形成尖锐的末端。雄性和雌性形态相似,但幼鸟的上体羽毛边缘会有淡黄色边,头部略带黄褐色色调。

【生活习性】

该物种全年都在其栖息地停留,主要以空中昆虫为食,有时会形成小群,每群可达10只左右。它们的饮食多样化,涉及至少九个昆虫目,但在某些地区主要由蚂蚁和白蚁组成。繁殖季节因地区而异。例如,特立尼达岛的繁殖季节是4月至6月,而巴西中部是9月至11月。

【鸣叫特征】

未提及具体信息

【繁殖习性】

叉尾棕雨燕的筑巢地点仅限于棕榈树,通常是在Mauritia flexuosa 棕榈树中,其巢穴由羽毛和唾液构成,形状杂乱,底部有入口,挂在枯萎的棕榈叶上。单窝通常产三枚卵,孵化期大约为21天。

【外型辨识】

与同属的侏棕雨燕相比,叉尾棕雨燕有更长且更深的尾端分叉,体色也更为灰暗,并且体型更为修长。这可以帮助野外鉴别。

【物种区别】

未提及具体信息

【保护状况】

叉尾棕雨燕目前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叉尾棕雨燕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地区,包括哥伦比亚东部、秘鲁东部、玻利维亚北部、巴西东部、委内瑞拉南部和东部、圭亚那地区、特立尼达岛及托巴哥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