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夜鹰目 > 夜鹰科 > 斑翅夜鹰属 > 小斑翅夜鹰

小斑翅夜鹰

英文名:Tschudi's Nightjar

学名:Systellura decussata

【简介】
Tschudi's Nightjar(学名:Systellura decussata),即小斑翅夜鹰,属于夜鹰目夜鹰科斑翅夜鹰属。这种鸟主要分布于南美洲西部,包括秘鲁和智利北部的低地沙漠地带。

【外形特征】
小斑翅夜鹰的体长约20至21厘米,雄性体重在28.5至35克之间,雌性则约为32克。从主色调上看,小斑翅夜鹰的身体呈现灰褐色,并带有黑色斑点。雄鸟拥有一个浅褐色或肉桂色的颈环,喉部呈现白色斑点。其翅膀上有白色的条带,而尾羽则配备白色边缘和条带。相较之下,雌鸟的喉部为淡黄色,翅膀上的条带也为淡黄色,尾部通常无白色标记。

【鸣叫特征】
小斑翅夜鹰的叫声是由一系列响亮而带着嗡嗡声的音符“cueeo”组成,而当警觉时,会发出轻柔的“wick”声。

【生活习性】
小斑翅夜鹰喜欢栖息在低地沙漠地带,往往有零星矮灌木丛以及农业区的树篱和灌木丛。该物种在白天会休息在地面或低矮枝条下,一旦受到惊扰,会突然振翅飞起,并迅速展开短暂的滑翔。夜晚时分,小斑翅夜鹰从地面或低枝上捕捉昆虫为食。

【繁殖习性】
这一物种的繁殖季节数据有限,但根据已有记录,可从11月至次年1月的时段内进行繁殖活动。巢中的卵为白色,其大小大约在26.9至27.8毫米×19.8至20.4毫米之间。在智利北部地区,曾有在1月时发现有孵化雏鸟的报告。

【外型辨识】
与同属的其他物种相比,小斑翅夜鹰具有体型较小、颜色较为浅淡、翅膀上的白色条带更窄,以及尾羽白色边缘延伸较短的特点。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Tschudi's Nightjar被认为是一个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LC)。

【地理分布】
小斑翅夜鹰广泛分布于秘鲁西部和智利北部地区,包括阿雷基帕和塔拉帕卡至奎利亚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