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合趾拾叶雀属 > 白喉拾叶雀
白喉拾叶雀

白喉拾叶雀

英文名:Tepui Foliage-gleaner

学名:Syndactyla roraimae

【简介】
白喉拾叶雀(英文名:Tepui Foliage-gleaner,学名:Syndactyla roraimae)是雀形目灶鸟科合趾拾叶雀属的一种小型鸟类。它们以明显的白色喉咙与棕色下体形成鲜明对比为显著特征。

【外形特征】
- **体长与重量**:鸟类体长约18厘米,重22至32克。
- **头部**:明显的白色眉纹,脸部其余部分呈黑褐色;头顶为深灰褐色。
- **背部及翅膀**:背部富丽的暗红褐色,肩部及尾上覆羽为栗红褐色;翼覆羽暗红褐色,主翼羽较暗,飞羽为红褐色。
- **尾部**:尾羽圆钝呈栗红褐色。
- **喉部及下体**:喉咙及颊部白色;胸腹部中棕色,两胁及尾下覆羽更深棕色。
- **其他特征**:虹膜为棕至深棕色,上喙为黑色,下喙粉灰至银色或基部略有粉色;跗跖和脚趾为橄榄黄至绿灰色。
雄性和雌性相似,幼鸟的眉纹呈赭色,下体更红褐色,胸腹部羽尖显暗色。

【生活习性】
- **活动区域**:栖息于山地常绿林,构建鸟类活动范围通常从1100米至2475米之间。
- **食物来源**:以鞘翅目和直翅目昆虫为主,这些鸟类单独、成对或以小家庭群居的方式觅食。
- **觅食行为**:常常注意与混合种群的互动,主要在林下层觅食,偶尔会移至林中层之间。用喙检查枯叶、活叶、枝条和苔藓中的节肢动物,很少爬上藤曼,而是在灌木丛中移动,并沿树枝甚至垂直的树干搜寻。

【鸣叫特征】
其鸣声常常是一系列加速、粗糙的“jjza”音符,音调逐渐上升,通常由几个短的音符开始。另外,叫声包括短促、且尖锐的“chek”或“tzik”。

【繁殖习性】
根据在圭亚那进行的观察,繁殖活动通常发生在3月和4月。具体繁殖行为和其他相关信息目前尚不清楚。

【外型辨识】
这种小而神秘的鸟类与合趾拾叶雀属的其他物种同属一族,是特普伊山脉高海拔森林中的珍稀居民,令人瞩目地展现了生物多样性之美。

【保护状况】
ICUN评价:LC(无危)。白喉拾叶雀分布范围受限,总体数量不明,但其种群状态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在委内瑞拉的卡奈玛国家公园中易见。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特普伊山脉,包括巴西、圭亚那和委内瑞拉的部分地区。过去曾被分类于Philydor或Automolus属,现在确认为Syndactyla属。

【物种区别】
在外观特征上,它们与红斑尾雀相似,两者都有明亮的白色喉咙,但白喉拾叶雀体型较大,外表更为朴素。在各个亚种之间,可能存在背部和下体颜色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