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额针尾雀
英文名:Sooty-fronted Spinetail
学名:Synallaxis frontalis
【简介】
烟额针尾雀(英文名:Sooty-fronted Spinetail,学名:Synallaxis frontalis),隶属于雀形目灶鸟科针尾雀属,为南美洲特有物种。该鸟类以其显著的黑色喉咙特征和活跃的生活方式著称,活跃于开阔林地、森林边缘及大草原等多种生境中。
【外形特征】
烟额针尾雀中等体型,通常长14至16厘米,体重11至17克。头部带有明显的棕色眉纹和灰褐色的脸庞。额头和前冠呈暗灰褐色,而后冠和颈背则深红褐色。背部至尾羽上覆羽也具有红褐色调,翅膀覆羽深红褐色,飞羽较浅色并带些许褐色。其尾羽为长而渐尖的深红褐色,正中一对内羽缘色较深。除了黑色的喉部区域外,下部体色为灰棕色,腹部中央较浅色,大致呈白色到近白色过渡,两胁和尾下覆羽较深。虹膜颜色多变,上喙为黑色至暗灰色,下喙则为灰色至淡灰色,有时尖端黑色,腿脚颜色为橄榄灰至绿灰色。
【鸣叫特征】
烟额针尾雀的主要鸣叫声是尖锐的双音节,比如“ka-kwee-éék”、“ka-kweek”、“pi-whéé”或“ja-coo-éé”,通常反复持续地发出。除此之外,烟额针尾雀还会发出“tsew-kli”或“chi-cli”声音,以及连续的鼻音,如“choint”或“choít”。
【生活习性】
烟额针尾雀栖居于热带落叶林、画廊森林边缘、次生林边缘以及河岸林地边缘。此外,干旱区域的灌木大草原和农田边的树篱也是它们常出现的地方。此鸟偏好灌木丛或落叶林下植被层。海拔可达2500米。烟额针尾雀为留鸟,其南部部分种群可能部分迁徙。主食为鞘翅目昆虫,经常成对出现在树冠下层觅食,偶尔也会下至地面觅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主要在南半球的春夏季。烟额针尾雀筑球状巢,以树枝为主材料,巢直径约20至40厘米,高约25至30厘米,入口处呈管状,长15至30厘米。巢内铺有枯叶、苔藓、羽毛等,主要筑于刺灌丛中,距离地面约0.5至4米的位置。每窝产卵3至4枚,孵化期为15至16天。
【外型辨识】
烟额针尾雀以其显著的黑色喉咙特征和活跃的生活方式著称。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烟额针尾雀被列为无危物种(LC)。该物种普遍常见且适应良好的环境,分布范围广泛。已扩展至一些伐木区,并且多个保护区中亦有发现,例如巴西的Serra do Cipó国家公园、Chapada dos Guimarães国家公园和Pedra Talhada州立公园,阿根廷的Calilegua国家公园、El Rey国家公园和Costanera Sur生态保护区。
【地理分布】
烟额针尾雀主要分布于巴西东部、中部及南部地区,玻利维亚,阿根廷北部和西北部,巴拉圭,以及乌拉圭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