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针尾雀属 > 黑喉针尾雀
黑喉针尾雀

黑喉针尾雀

英文名:Black-throated Spinetail

学名:Synallaxis castanea

【简介】
黑喉针尾雀(英文名:Black-throated Spinetail,学名:Synallaxis castanea)属于雀形目灶鸟科针尾雀属。这类鸟类体型相对较大,通体呈亮赤褐色,具有显著的黑色喉咙和较长的针状尾巴。黑喉针尾雀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特定区域,主要包括委内瑞拉北部和周边国家的沿海山脉和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
黑喉针尾雀的体长约为16到18厘米,全身几乎覆盖亮赤褐色羽毛,下巴颜色较浅,喉咙为显眼的黑色。其尾巴长且渐尖,并由8或10根稍硬的尾羽组成。眼睛为深红棕色,喙部为黑色,脚和趾为蓝灰色,雌雄鸟外貌相近,幼鸟颜色相对较暗,且喉咙处的斑点模糊不清。

【鸣叫特征】
该鸟类的鸣叫声快速且连贯,发声为“ke-che-che-che-che-che”,随后是更为响亮的“ker-chéé-chéé”,通常以二重唱形式出现。其尖锐的叫声常被描述为“ki-kík”。

【生活习性】
黑喉针尾雀全年居住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主要在海拔约1,300至2,200米的云雾林、次生林和山地常绿森林的下层植被及边缘地带活动。它们常在路旁灌木丛中被发现,偶尔也会进入Chusquea竹林。食物来源主要为节肢动物,通常成对觅食活动。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主要在每年4月至7月之间。具体的繁殖行为尚未完全得知。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棕色针尾雀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更适合鲜艳的色调,特别是拥有显著的黑色喉咙。尾巴结构也有些许差异,黑喉针尾雀仅具有8根较宽阔的尾羽。黑喉针尾雀与锈头针尾雀和棕色针尾雀一起构成近缘关系,尽管它们在外观上有所不同。

【保护状况】
黑喉针尾雀的保护级别由IUCN定为“无危”(LC),表明其目前的数量状况被认为是安全的。

【地理分布】
这些鸟类主要分布于委内瑞拉北部的沿海山脉,西起阿腊瓜,东至加拉加斯附近的米兰达。其分布区域还包括周边的一些国家,如哥伦比亚、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但委内瑞拉为其主要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