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颏王鹟
英文名:Boano Monarch
学名:Symposiachrus boanensis
【简介】
黑颏王鹟(学名:Symposiachrus boanensis),属于雀形目王鹟科,黑王鹟属。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中Boano岛。
【外形特征】
成年黑颏王鹟平均身长约为16厘米。头部、背部和翼上部为深黑色,翼尖的外侧尾羽末端为白色。下颌和喉咙部分为黑色,而脸颊及颈部侧面则为纯白色。虹膜较深,喙呈现出灰蓝色,腿灰或淡灰。雌雄外观相似,幼鸟颜色稍有不同,上身羽毛呈石板灰,翅膀偏棕色,尾巴为黑灰色,翅膀外侧三根尾羽具白色顶点,下体淡白色,胸侧有时带有淡橙色或粉色的晕染。
【生活习性】
该鸟类常栖息于Boano岛诸如密集的半常绿次生林等低海拔区域。通常它们更偏好茂密植被下层和地面活动,厌惧于开阔地带。觅食时,它们常单独或筑小群居,偶尔还可观察到它们与其他物种共存。主要食物包括异翅目昆虫、甲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幼虫。
【鸣叫特征】
黑颏王鹟有明显的鸣叫声。“tjuuu-tjuuu”声后,紧接着6秒钟的柔和连续颤音。此外,它们还发出“schrrwie, schrrwie”类似的警告声和低沉的嘶哑颤音。
【繁殖习性】
迄今为止,有关该鸟类的繁殖细节尚不完全清楚。初步估算显示,其生存范围仅为约14公里平方,种群数量估计在36到200只之间。由于人类活动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黑颏王鹟的数量大幅下降。
【外型辨识】
通过独特的黑白交替羽毛和特定的鸣叫声,可以轻松识别这一物种。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黑颏王鹟的保护状况为极危(CR)。该物种仅限于Boano岛的特定栖息地,整体生存状况十分脆弱。受人类活动干扰以及栖息地被破坏、火灾威胁等多重因素影响,其未来存在高度灭绝风险。
【地理分布】
黑颏王鹟仅存在于华莱士区,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中的Boano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