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眉林雀
英文名:Yellow-browed Tit
学名:Sylviparus modestus
【简介】
黄眉林雀属于雀形目、山雀科,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鸟类。其学名为Sylviparus modestus。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至越南中南部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森林,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外形特征】
黄眉林雀是一种可爱的体长约9-10厘米的小鸟,体重通常在5-9克。其身体呈现橄榄色,羽冠短小,前额略显灰色,臀部和上尾覆羽有鲜亮的黄绿色,翼羽及尾羽边缘为橄榄绿色。喙色为暗角至蓝灰色,虹膜为深褐色,腿为蓝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尾尖更显眼。不同亚种间无太大差异,simlaensis亚种上体显黄橄榄色,klossi亚种的头顶稍暗,背部更绿,下体稍亮。
【鸣叫特征】
黄眉林雀的叫声多样,包括细薄或尖锐的“tsit”、“psit”或“pit”声,以及刺耳的“chip”或“tchup”。鸣叫时常交替进行,如快速颤音“si-si-si-si”或更长的哨声“piu-piu-piu-piu”,类似Nutcracker(Sitta)的叫声,还有更为双音的“zee-zi zee-zi”。
【生活习性】
黄眉林雀活跃于茂密的森林中,尤其在中上层植被区域活动。当受到惊扰或兴奋时,羽冠会耸立,眼周围的黄色眼圈和眉纹将会更加显眼。它们常常在混合的小群体中被发现,喜欢展现典型的山雀一般的动作特征。
【繁殖习性】
黄眉林雀的分布涉及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部分地区。主要出现在中国大陆如福建、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等地的针叶、常绿及落叶混交林中。它们栖息于海拔500-3000米的山地森林,冬季可见于平原地带。
【保护状况】
黄眉林雀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上的分类状态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黄眉林雀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支那以及中国南方的区域。其栖息地包括针叶林、常绿森林和落叶混交林,常见于海拔500-3000米左右的山地,冬季可在平原地区偶尔发现。模式产地为尼泊尔,已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显示出其被广泛认可的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