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线尾雀
英文名:Des Murs's Wiretail
学名:Sylviorthorhynchus desmurii
【简介】
阿根廷线尾雀(英文名: Des Murs's Wiretail,学名:Sylviorthorhynchus desmurii)属于雀形目灶鸟科,是南美洲特有的一种小型鸟类。常见于智利中部至南部及阿根廷西南部的森林边缘地带。
【外形特征】
阿根廷线尾雀全身呈现出暖棕色,眉毛较淡,眼睛为黑色,前额呈现橙红至赤褐色,逐渐过渡至赤褐色的冠羽,背部、翅膀和尾部颜色一致。独特的尾巴仅由6根尾羽组成,其中中间两根尾羽特别长,大约为14厘米,基部加厚,周围羽枝短且部分分散,两侧的尾羽较短大约为8厘米,而最外侧的一对尾羽约2厘米,形似发丝。腹部颜色较深,而腹部中央的颜色较浅。虹膜通常呈现深棕色至黑棕色,上喙为黑色,下喙则是白色并带有黑色的尖端,跗跖和趾为角褐色。雌雄个体外表特征相似。
【鸣叫特征】
阿根廷线尾雀能够发出一系列具有节奏感且持续约1.5秒的“jerr-jerr”音节,还会发出音调高的下降颤音,最终以轻柔的吱吱声结尾。
【生活习性】
这种鸟偏爱栖息在以Nothofagus为主的森林和次生林中,尤其是在Chusquea竹子密布的地区,常见于海拔高度达到1000米的范围。它们喜欢凉爽且湿润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阿根廷线尾雀常在竹林及周边地区活跃,借此捕食空中飞行的昆虫。
【繁殖习性】
在这期间,阿根廷线尾雀承担着筑巢、孵卵和育雏的任务,它们会选择地点筑巢,构造精致的繁殖巢穴,巢穴一般距地面5米以上。繁殖活动过程中,每窝通常会产下3到4枚卵。卵为长卵圆形或尖卵圆形,颜色以白色为主,偶尔会有些许淡红色或紫色斑纹。
【保护状况】
阿根廷线尾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无危等级(LC),但在一定范围内的观察中,这种鸟数量相对较多。有记录显示出现在智利的Puyehué、Nahuelbuta和Cerro La Campana国家公园里。然而,由于森林破碎化的问题,对这种鸟的种群结构可能产生影响。
【地理分布】
阿根廷线尾雀主要分布区域为南美洲,具体包括智利中部到南部和阿根廷西南部,偶尔可见于Chiloé岛及周边的岛屿。这种鸟的繁殖期通常在每年的3-6月间。它们选择在高处的树枝终端筑巢,巢呈杯形,由细枝、芦苇茎、枯草及蜘蛛网构成,有时外层会被苔藓、地衣和树皮等装饰物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