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鸦雀
英文名:Eye-ringed Parrotbill
学名:Suthora ricketti
【简介】
云南鸦雀 (Suthora ricketti) 是雀形目鸦雀科的类群,学名为 Suthora ricketti。该鸟类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特定区域,包括四川西南部至云南西北部。
【外形特征】
成体长约12-13厘米。其头部和最上部的背部呈暗栗色(有时带有灰色的颈背),两侧颜色较浅;翅膀和尾巴是深棕色,飞羽边缘带有淡黄色至白色的区域。下部的羽毛区域则为灰白色,喉咙至胸部带有明显的深棕色条纹,腹部为淡黄色调。其虹膜为奶油白色,黑色眼环被白色眶周环环绕;喙呈黄褐色至白色,而嘴峰为黑色;腿为灰色至淡橄榄色。
【生活习性】
该类群栖息于海拔900-2800米的灌木丛和草地,有时栖息于森林间开阔地带。它们似乎是留鸟,通常以昆虫和草籽为食,并且常常以群体形式行动,最多记录到的数量是15只左右。
【鸣叫特征】
其特征的鸣叫声为持续的叽叽喳喳,在觅食时会连绵不断地鸣叫。
【繁殖习性】
记录表明,该物种至少在六月中旬时期拥有巢穴发现。这些巢通常位于距离地面约0.5米高的花椒树顶端附近。这些巢通常由草构成,并用较细的深色纤维(可能是马毛或草)进行内衬,并有三个均匀的蓝色蛋。
【外型辨识】
尽管云南鸦雀与褐翅鸦雀相似,但可通过以下几个区别特征加以辨识:1)更淡的眼睛;2)胸部有明显条纹;3)眼周环色的区域更明显,头部两侧比头顶的颜色浅,类似于戴帽的感觉;4)胸部长而窄的棕色条纹。
【保护状况】
该物种目前被IUCN列为“无危”(LC)。该物种数量相对不多至相当常见,但其具体种群大小未知,且因为栖息地的变化导致的种群趋势影响尚不明确。值得注意的是,该物种从曾经被认为是褐翅鸦雀的亚种,到如今基于形态、声学和遗传学差异被认定为独立物种的变化,显示出有关其分类的精确理解的进展。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特定区域,具体范围从四川省西南部至云南省西北部。这些具体地理坐标覆盖了从雅砻江及其西南至丽江山脉和洱湖东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