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鲣鸟目 > 鲣鸟科 > 鲣鸟属 > 蓝脸鲣鸟
蓝脸鲣鸟

蓝脸鲣鸟

英文名:Masked Booby

学名:Sula dactylatra

【概述】
蓝脸鲣鸟(学名:Sula dactylatra),属于鲣鸟目鲣鸟科鲣鸟属。成年体长约86厘米,以其黑白相间的羽毛、黄色的厚实喙及独特的黑色面部斑纹而著称。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全球热带海域的众多岛屿,尤其在远离大陆的岛屿上较为常见。

【外形特征】
成年蓝脸鲣鸟全身基本为白色,翼后缘、尾巴及初级飞羽为黑色,喙为黄色,面部有黑色面具般的图案。幼鸟头部、颈部和背部呈褐色,腹部白色,喙淡黄色。随着年龄增长,头部逐渐变为白色,通常在14至15个月时完全变白。雌鸟体型稍大于雄鸟。

【生活习性】
蓝脸鲣鸟广泛栖息于热带海洋、海岬和岛屿上,常在海上飞行和游泳。它们通常单独或小群活动,主要以鱼类(如飞鱼)、乌贼和甲壳类为食。此外,这些鸟类在繁殖期间表现出明显的领域性。

【繁殖习性】
蓝脸鲣鸟在大而平坦的海岬或岛屿上繁殖,成群筑巢。每窝产卵2枚,产后通常相隔六天左右产出第二枚卵。孵化期约43天,雏鸟为晚成性,通常需四个月左右才能独立飞翔。

【保护状况】
蓝脸鲣鸟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岛屿上。在中国大陆,虽然偶尔能看到,但大部分数量在南海诸岛上。该物种无危(IUCN等级:LC),但由于人类活动和食肉动物的引入,某些特定岛屿上的繁殖种群正面临威胁。

【地理分布】
蓝脸鲣鸟有六个亚种:印尼亚种(Sula dactylatra bedouti)、加利福尼亚亚种(Sula dactylatra californica)、指名亚种(Sula dactylatra dactylatra)、塔斯曼海亚种(Sula dactylatra fullagari)、西印度洋亚种(Sula dactylatra melanops)和太平洋亚种(Sula dactylatra person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