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鸮形目 > 鸱鸮科 > 林鸮属 > 点斑林鸮
点斑林鸮

点斑林鸮

英文名:Spotted Wood Owl

学名:Strix seloputo

【简介】
点斑林鸮是一种鸮形目鸱鸮科林鸮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它们具有橙色的面部盘和深黑色的大眼睛,外形特征独特。

【外形特征】
点斑林鸮成鸟体长44至48厘米,体重可达1011克。头部为巧克力棕色,面部呈现锈色;上体为咖啡色,布满白边黑缘的白色斑点;下体为黄褐色,具有宽带的白色和狭窄的黑色条纹。眼睛深棕色,喙为绿黑色,腿和脚趾颜色为橄榄色并带有白色条纹。

【鸣叫特征】
点斑林鸮发出的声音低沉有力,通常前是滚动的“huhuhuhuhu”声序,接着是共鸣上升的“beloop”或“hoop-hoong”。还经常播报类似的低沉咆哮声。

【生活习性】
点斑林鸮栖息在低地开放森林、森林边缘、靠近居民区的树丛、果园、种植园、次生常绿森林、郊区和城市公园以及稻田。它们的活动范围从海平面至约1000米高,多数集中在800米以下。以小型啮齿类、小鸟和大型昆虫为主食,通常在2到3米高的栖木上静候猎物出现。

【繁殖习性】
点斑林鸮繁殖期可能是在马来半岛的1月至6月。它们会在树洞中筑巢,高度约为2至18米。也有些巢筑在鸟巢蕨的顶部。每窝产卵2枚,有时可达3枚,平均蛋尺寸约49.5毫米×42.5毫米。

【外型辨识】
点斑林鸮与褐林鸮的显要区别在于它们拥有更粗更大的深棕色条纹。幼鸟通常有明显的条纹存在,而亚成鸟上部常带有大量白色。在巴韦纳亚种中,它们比普通个体略小,且下方条纹更窄;而在Wiepkeni亚种中,下部底色则为黄红棕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ver 3.1,点斑林鸮列为“最低关注”等级,即IUCN-LC。然而它们已被列入CITES II级保护名单。这种羽毛鸟类在全球总体上并未受到威胁,但在特定区域例如缅甸相对常见、泰国罕见,在马来西亚的帕索森林保护区则相对普遍,而在爪哇则较为稀罕,苏门答腊也有极少的记录。

【地理分布】
点斑林鸮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包括南缅、泰国中部至新加坡,苏门答腊的东部和爪哇。分别在北爪哇附近的巴韦纳岛和菲律宾的卡拉米安群岛发现的巴韦纳亚种和Wiepkeni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