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鸮形目 > 鸱鸮科 > 林鸮属 > 黑斑林鸮
黑斑林鸮

黑斑林鸮

英文名:Black-banded Owl

学名:Strix huhula

【简介】
黑斑林鸮(英文名:Black-banded Owl,学名:Strix huhula),属于鸮形目鸱鸮科林鸮属,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洲的鸟类。

【外形特征】
体长为30至36厘米,体重约为397克。面部圆形盘为黑色,边缘散布白色斑点。全身呈黑褐色,上体带有极窄的波状白条纹,下体则有较规律且逐渐加宽的条纹。尾部黑色,约有4道窄白条纹和一个较宽的白色末端。腿羽有条纹分布。虹膜从深棕色到橙色不等,可能与个体年龄有关。蜡膜和喙为黄角质至淡橙黄色,趾为黄色。幼鸟的条纹更为显著,颜色也更深。

【鸣叫特征】
该物种在夜晚发出低沉且深沉的一系列'ouu'的声音。

【生活习性】
黑斑林鸮主要栖息于湿润森林、隐约开阔地带以及阿劳卡里亚森林,同时也能适应咖啡、香蕉和松树种植园的人类开发环境,包括选择性砍伐后的林区和城市公园。它们栖息于海拔0至500米之间,偶尔可达1500米。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记录显示,该物种会在树梢的树岔处筑巢。一个在树种Parapiptadenia rigida的主枝分叉处的巢穴距离地面约为15.2米。巢穴由附生植物和三根大垂直树枝构成并加以保护。繁殖期间,巢穴通常只产一只蛋,卵大小约47.2毫米×39.4毫米。第一次孵化周期中,有个案例显示雌鸟至少用77天的时间来孵化无法孵化的卵。2010年,双亲都为雏鸟提供食物。

【外型辨识】
该物种在颜色和条纹上有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全身黑色且密布着水平的波浪状白条纹。成鸟与幼鸟在颜色及条纹上有所差异,成鸟颜色较深、条纹较轻,而幼鸟则颜色更深、条纹更明显。

【保护状况】
黑斑林鸮有些分类学上的争议,有科学家认为它应当归入Ciccaba属,但也有些人认为它应该属于Strix属。广泛分布于南美各地,包括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巴西、阿根廷和其他地区。根据IUCN 2010《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鸟类红色名录》的评估,目前该物种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不过由于森林破坏的原因,该物种数量有所减少,在一些保护区如Amacayacu国家公园、Imataca森林保护区和Manu国家公园等地,仍能够找到它们的身影。

【地理分布】
黑斑林鸮广泛分布于南美各地,包括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巴西、阿根廷和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