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燕鸥
英文名:Peruvian Tern
学名:Sternula lorata
【简介】
秘鲁燕鸥(学名:Sternula lorata),属于鸟纲鸥形目小燕鸥属,体型小巧。其全球数量约在1000至2500只之间,目前面临数量下降的趋势。
【外形特征】
这种燕鸥头部上部及颈部为黑色,其余部分白色。背部、翅膀和尾巴呈灰褐色,喉部、下颚及胸部为白色。腹部两肋带有淡灰色。其特有的黄色腿和喙是区分它的明显特征之一。同时,翼拍快而有力,形成独特的飞行特征。
【生活习性】
生活在南美西岸的热带地区,栖息地包括热沙漠、沙滩和沿海盐湖。它们主要以小型鱼类为食,尤其是在秘鲁鳀鱼丰富的区域。为了避开El Niño年份可能带来的异常,它们有时会远离海岸,迁移至海上生活。每年秋季,它们会返回繁殖地,非繁殖季节的迁徙模式尚不明确。
【鸣叫特征】
没有关于鸣叫特征的具体描述。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为8月至次年2月,繁育周期主要集中于10月至1月,在繁殖群体中有25对的鸟类集中筑巢。它们选择在离海水涨潮线一至两百米的海滩或沙丘筑巢,有时也会迁至一公里以外的内陆沙地。每窝产卵1-2枚,巢卵具有强烈的伪装掩饰,有助于保护卵不被天敌发现。繁殖完成后,鸟类会迁离海岸,可能前赴南方海域。
【外型辨识】
没有关于外型辨识的具体描述。
【物种区别】
这种燕鸥和其它小型燕鸥的区别在于下体淡灰色,呈现独特的翼拍方式及清晰的鸣叫声。
【保护状况】
秘鲁燕鸥的生存状况已被评估为濒危,主要威胁包括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农业用地扩张、湿地水位管理不善及宠物猫狗的捕食等。另在El Niño年份,它们通常不尝试繁殖,可能会长期远离海岸。由于数量稀少且活动范围有限,人类对这种鸟类的保护十分重要。
【地理分布】
秘鲁燕鸥集中在南美的西海岸带,从厄瓜多尔中部至智利北部均有记录。其中在秘鲁和智利的特定区域进行了确认繁殖地的定位,例如智利Mejillones半岛附近的Mejillones,以及秘鲁的Puerto Viejo等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