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鸻形目 > 鸥科 > 小燕鸥属 > 小白额燕鸥
小白额燕鸥

小白额燕鸥

英文名:Least Tern

学名:Sternula antillarum

【简介】

小白额燕鸥(英文名:Least Tern,学名:Sternula antillarum)是鸻形目鸥科小燕鸥属的鸟类。分布于北美洲及南美洲局部地区。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燕鸥之一,并且与旧大陆的白额燕鸥(Sterna hirundo)关系密切。它们以快速飞翔和独特行为著称。

【外形特征】

小白额燕鸥体长约为21至23厘米,翼展为48至53厘米。在繁殖期间,成年鸟具有明显的黑白头部特征,其中包括黑色的帽与绿色眼线与白色的前额形成对照。而非繁殖期与幼鸟则通常呈现深色羽喙、黑暗颈背和肩部的暗斑。即使如此,通过其体型以及迅速拍打的翅膀,该物种易于识别。雄性与雌性在外观上相似,但雄性可能拥有更宽的暗眉纹。成年鸟背部呈灰色,腹部为白色,外侧的初级飞羽为黑色,喙尖呈现出黄色或橙色并在冬季转为暗色。幼鸟体背部则带有深色的U形或V形标记,翅下显示灰色至黄褐色。喙和腿通常呈黄色,冬季颜色会有所减淡。

【鸣叫特征】

小白额燕鸥发出高亢而尖锐的叫声。

【生活习性】

这种燕鸥栖息在接近海岸线的沙滩、河流和湖泊周围,选择沙质或石质表面。它们主要在内陆的海洋水域觅食,捕食鱼类和其它小型水生生物。无论是盘旋于水面附近或是迅速掠过水面捕食,小白额燕鸥都会以一系列飞行技巧来实施其捕猎。在迁徙期间,它们会前往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南美北部区域。

【繁殖习性】

繁殖季通常从四月下旬开始,小白额燕鸥选择在靠近水源的沙质或石质地面搭建巢穴,并产2至3枚蛋。一窝蛋的孵化期约为两周,且由雌雄鸟共同哺乳雏鸟。在四周的时间内,新孵化的雏鸟即可学会飞翔。

【外型辨识】

小白额燕鸥与白额燕鸥在体型大小上存在显著差异。白额燕鸥的臀部和中央尾羽呈现白色或淡灰色,而小白额燕鸥则显示出与背部颜色相似的臀部和尾羽。此外,它们的鸣声也存在区别。

【保护状况】

IUCN将小白额燕鸥评估为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

【地理分布】

其繁殖范围从北美的大平原到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北部,再到墨西哥西海岸和北纬墨西哥湾海岸直至尼加拉瓜,以及大西洋沿岸从缅因州到佛罗里达州,还包括墨西哥湾和加勒比地区。非繁殖期它们位于南美北部海岸。在该物种内,共有五个相似的亚种,如antillarum亚种分布较广,而browni和athalassos亚种则分别分布在加州和内陆地区,另外还有mexicana和staebleri这两个亚种于墨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