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胸蜂鸟
英文名:Violet-chested Hummingbird
学名:Sternoclyta cyanopectus
【简介】
紫罗兰胸蜂鸟(Sternoclyta cyanopectus)属于雨燕目蜂鸟科,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该物种体长约为11.4至13厘米,体重雄鸟7至9.4克,雌鸟4至10.3克。
【外形特征】
雄鸟上身羽毛呈带光草绿色,喉咙为闪耀的翡翠绿,胸部有独特的璀璨紫罗兰斑块,腹部灰色且带有金色绿点,两侧翼亦被该性状以金绿色点覆盖;尾部呈青铜色,最外侧的尾羽尖端有白色。雌鸟的上身与雄鸟相似但缺少胸部紫罗兰斑块,腹部中央为白色夹杂绿色斑点。幼鸟形态显著与雌鸟相似,体貌特征略显稚嫩。
【生活习性】
紫罗兰胸蜂鸟偏好在森林中较封闭的区域活动,主要生活在潮湿的山地森林和次生林地区,海拔分布范围在700至2000米之间。它们偶尔会从人工喂食器中取食,一般不与其他蜂鸟群聚。
【鸣叫特征】
该物种会发出一系列高频的“chit!”音符,节奏为每秒一次,可持续长达10至20秒,偶尔伴有“chip”和“weet”的音符以及短促而响亮的咔嚓声。以其特征鸣叫声进行社交交流和领土标记。
【繁殖习性】
紫罗兰胸蜂鸟主要留在自然栖息地范围,很少迁徙。它们日常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花蜜,亦以某些植物的果实和小昆虫为辅食。繁殖周期一般在委内瑞拉的西北部从3月至7月,在该国东北部则为11月至12月。
【外型辨识】
紫罗兰胸蜂鸟头部适中,其向下略弯曲的黑色喙是显著特征,雄鸟喙更长。雌鸟上身与雄鸟相似但缺少胸部紫罗兰斑块,腹部中央为白色夹杂绿色斑点。
【保护状况】
紫罗兰胸蜂鸟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受CITES公约Ⅱ级保护。目前该物种是少有的属于单型属的蜂鸟种类,尽管有建议将其转入大蜂鸟属,但未获得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地理分布】
紫罗兰胸蜂鸟主要分布于委内瑞拉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和沿海森林地带,适应了成熟的次生林以及人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