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鸻形目 > 鸥科 > 燕鸥属 > 黑腹燕鸥
黑腹燕鸥

黑腹燕鸥

英文名:Black-bellied Tern

学名:Sterna acuticauda

【简介】
黑腹燕鸥(学名:Sterna acuticauda)是鸻形目鸥科燕鸥属的一种鸟类。广泛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缅甸的河流及湖泊区域。全球范围内,该物种被列为易危物种(IUCN 2016年 ver 3.1——濒危(EN))。

【外形特征】
黑腹燕鸥体型中等,约29至30厘米长。繁殖期间头全黑,背部灰色,翅膀长且尖,尾巴深叉。胸部浅灰渐变至深黑色腹部,而非繁殖时腹部变白,尾巴缩短而喙基部黑色。非繁殖期除这些变化,喙与脚橙黄,眼睛呈红棕色。

【鸣叫特征】
其叫声短促饱满,似犬吠,声音为“nyap”或“nyark”,音调变化不大,多为单独发声,少数情况下会连续发出约3至4秒。

【生活习性】
黑腹燕鸥栖息在内陆湖泊、河流,偏好无植被的沙地、沙洲和岛屿。食物来源广泛包括昆虫和小鱼,通过水面掠食或斜向潜水方式进行觅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为3月至5月,在河流或湖泊附近的裸露沙地上筑巢,有时会与黄嘴河燕鸥、鹬和剪嘴鸥混居。但它们并不聚集繁殖,巢间距通常超过一公里。筑巢简单,多选在沙地上,离水边200米以上。一窝下3颗卵,孵化期不明。

【外型辨识】
该物种在水域上空频繁飞翔,很少停息。它们主要捕食小鱼,也会掠食虾、蝌蚪、甲壳类及昆虫等。每年3月至5月进行繁殖,通常于开阔的沙地或稀疏植被间营巢。每窝产卵2-4枚,孵化期约为15至16天。

【物种区别】
与须浮鸥相比,黑腹燕鸥尾叉更深,腹部黑色区域更广,而须浮鸥尾叉较浅,腹部黑色仅限于胸部。

【保护状况】
IUCN和中国都将黑腹燕鸥列为二级重点保护物种。这种燕鸥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包括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内陆谷地、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部斜坡、缅甸中部的伊洛瓦底江流域等。过去曾在中国南部和越南现身,但目前非常罕见,或许已在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灭绝。在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仍有零星分布,但总体而言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地理分布】
这种燕鸥广泛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缅甸的河流及湖泊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