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头拟啄木鸟
英文名:Anchieta's Barbet
学名:Stactolaema anchietae
【简介】
黄头拟啄木鸟(旧世界拟啄木鸟的一种),学名为Stactolaema anchietae,是鴷形目非洲拟啄木鸟科白耳拟䴕属的一员。该名称来源于葡萄牙自然学家和探险家José Alberto de Oliveira Anchieta。这种鸟体型中等,主要生活于非洲中南部,主要分布在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赞比亚。
【外形特征】
黄头拟啄木鸟体长约为18至19厘米,体重在36至54克之间。其全身呈棕色,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部的黄色标记,包括额头、头顶、脸部和下巴区域。头顶后部及颈背区域为黑色,伴有细微的白色或淡黄色斑点。该鸟的上胸部位为黑色,附带黄色条纹,而下腹部呈白色。眼睛颜色为深褐色,周围皮肤为黑色。雌雄个体外形相似,而幼鸟的颜色较暗淡,喙部及眼周皮肤则呈黄色。不同亚种的特征差异不大:rex亚种头部为黑色,头顶无斑点,眼睛色泽为灰褐色至浅棕色;katangae亚种面部黄色更为丰富,胸部斑点较大,腹部也更显白色,眼睛颜色则为棕色。
【鸣叫特征】
这些鸟儿的繁殖行为和相关生物学过程没有详细研究,但据观察,它们通常在Miombo(Brachystegia)林地较低密度地生活。该种拟啄木鸟以其特征性的鼻音性叫声——‘hooo-hooo-hooo’——来揭示自己的位置。这种鸣叫声也与中非拟啄木鸟的叫声不同,通过调高的鸣叫声,更容易辨别其存在。
【外型辨识】
黄头拟啄木鸟偏爱栖息于Miombo林地,特别喜欢河流周边富含果实的无花果树和糖李树枝繁叶茂的环境。该区域的果实丰富成为其主要的食物来源,使它们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低密度常住。
【保护状况】
目前,该种拟啄木鸟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区域,重要栖息地包括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赞比亚。然而,IUCN对其保护状态尚未提供明确信息。因此,需要更多科学研究和保护措施以维持其种群和栖息地的健康状态。
【物种区别】
黄头拟啄木鸟与其他中非拟啄木鸟差异显著,主要在于明显的更大范围的黄色覆盖,以及仅翼尖处的单一白色斑点,而声音频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