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穗鹛
英文名:Grey-throated Babbler
学名:Stachyris nigriceps
【概述】
黑头穗鹛(学名:Stachyris nigriceps),是画眉科中的小型鸟类。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及东南亚地区,上体呈深褐色,下体为淡黄褐色,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头部的条纹,包括白色和黑色纵纹交叠以及黑色下喉部和白色髭纹。
【外形特征】
黑头穗鹛的体长约为11-15厘米,体重约10-18克。头顶和枕部呈现黑色,并有白色纵纹,眼周有一明显的白圈。胸及上腹部为淡黄色,逐渐变为下腹部的橄榄褐色。不同亚种在颜色深浅和条纹上有一定差异。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900至1700米的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以及与其交界的次生植被区域。多隐匿于林下,并栖息于枯草和灌木丛中,不太会鸣叫。一般单独或者成对活动,春季入秋季有时会结成小群,在繁殖季节期间。
【鸣叫特征】
不详
【繁殖习性】
繁殖时间一般在春季,筑巢于靠近地面的林下灌木丛中。
【外型辨识】
与其他属内物种的显著区别是头部独特的斑纹设计,尤其白色眉纹和下喉部的黑色更为明显,便于防止混淆。不同亚种在眼耳羽颜色和下喉颜色上有所差异。
【物种区别】
不详
【保护状况】
IUCN将黑头穗鹛列为无危(LC)物种,表明其全球范围内的生存状况相对稳定。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覆盖尼泊尔至中国南部、越南以及苏门答腊及婆罗洲,共有十二个亚种,不同亚种略有差异,颜色和条纹大小变化体现了其广泛的地理分布和生态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