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腰穗鹛
英文名:Chestnut-rumped Babbler
学名:Stachyris maculata
【简介】
红腰穗鹛(学名:Stachyris maculata),是雀形目、画眉科穗鹛属的一种鸟类。其中,“maculata”意为“有斑点的”。
【外形特征】
该物种体型中等,整体呈棕色,带有显著的肉桂橙色臀部以及黑色条纹覆盖白胸部的特征。雌雄个体在外观上相似,而幼鸟的颜色可能更加暗淡,黑色条纹也不如成鸟明显。
【鸣叫特征】
红腰穗鹛的叫声显著,常常会发出“who-whip, who-whip, who-whip”或“whup whup whup”的声音,以及尖锐的“ki-chirr, ki-chirr”。这种叫声在它们集体活动穿梭于森林地层时尤为突出。
【生活习性】
红腰穗鹛偏好在低地和低山丘的原始森林以及次生林中活动。它们在春季与夏季筑巢繁殖,生存于亚洲低地森林的较低层次,倾向于成大群行动。食物来源多样,以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
【繁殖习性】
红腰穗鹛在春季与夏季筑巢繁殖。
【外型辨识】
与其他画眉科鸟类相比,红腰穗鹛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肉桂橙色的臀部和白胸部的黑色条纹。鸣叫为其另一显著识别特征。
【保护状况】
红腰穗鹛处于近危保护状况,在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均可见到,并且在这些地区处于不同的保护状态,其中新加坡已灭绝。
【地理分布】
红腰穗鹛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及东亚洲地区的低地亚热带和热带湿润森林,包括马来半岛、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卫星岛屿,以及泰国的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