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胸楔嘴穗鹛
英文名:Sikkim Wedge-billed Babbler
学名:Stachyris humei
【简介】
黑胸楔嘴穗鹛(学名:Stachyris humei)是雀形目鹛科穗鹛属的鸟类。该物种原被认为是楔嘴鹩鹛的一个亚种,但在进一步研究后,被列为独立物种。该鸟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包括尼泊尔东部、锡金、印度东北部、不丹和中国西藏地区。
【外形特征】
黑胸楔嘴穗鹛体长约18厘米,以黑色调为主,嘴形似楔子。上嘴覆盖有淡褐色条纹,下喙呈灰色且带有鳞状斑点。头部上方淡褐色,前额至头顶有白色羽轴条纹,背部至尾上覆羽的颜色更深,带有点淡褐色条纹。上翼和尾部颜色较深,有暗褐色条纹。脸部和喉咙为黑色,有白色羽轴纹,腹部呈现石灰色。下腹至大腿处有黄褐色及黑褐色斑点。虹膜和腿的颜色未知,喙呈蓝灰色,基部更深,腿为暗棕色。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于山地阔叶林的低层和中层,偏好林下的阴湿环境,特别喜欢生活在竹林中,分布在海拔900至1950米之间。在不丹,繁殖时会在1600米和1950米的高度活动;冬季则在1100米左右高度。其食物以昆虫为主,如木虱和钻孔甲虫。
【鸣叫特征】
黑胸楔嘴穗鹛的鸣叫声主要由短促急促的哨音和一系列快速而混乱的笛音构成。叫声包括尖锐、急躁的哨音序列,另有低沉的报警声。
【繁殖习性】
关于黑胸楔嘴穗鹛具体的繁殖情况目前没有详细的信息可供参考。
【外型辨识】
黑胸楔嘴穗鹛可以和其他的楔嘴穗鹛通过其独特的黑色胸部和鸣叫声进行识别。
【物种区别】
曾被认为是楔嘴鹩鹛的亚种,后被提升为独立物种。在2022年,为与新的分类地位一致,“中国鸟类名录”10.0版将中文名修改为“黑胸楔嘴穗鹛”。
【保护状况】
黑胸楔嘴穗鹛目前被列为IUCN近危(NT)等级。并且已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该物种的分布范围为喜马拉雅山脉地区,东至尼泊尔,西至不丹和中国西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