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百灵科 > 沙百灵属 > 短尾百灵
短尾百灵

短尾百灵

英文名:Short-tailed Lark

学名:Spizocorys fremantlii

【简介】
短尾百灵(学名:Spizocorys fremantlii)是雀形目百灵科的一种小型鸣禽,归属于沙百灵属。它在19世纪末被发现并描述,在2014年重新划归至Spizocorys属。

【外形特征】
短尾百灵体型为14-15厘米,雄性体重范围为23-26克,雌性则为19-25克。它具有大型头部、重量较重的喙、明显的眼睛条纹,包括白眉和黑眼纹,以及在下颚基部附近有一个淡黄色的区域。背部羽毛的颜色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变化,北部为沙褐色,南部为深褐色。尾部特别短是此物种的一项显著特征。

【鸣叫特征】
短尾百灵的鸣叫声由一系列间隔的一声哨音构成,整体音调深沉且独特。

【生活习性】
短尾百灵喜欢栖息在半干旱或干燥的开阔地带,如高原上的草原边缘、岩石及低矮灌木丛附近。这些环境多在海边平原到1800米的海拔范围。它们是群居动物,在非繁殖期常与Calandrella百灵混群栖息。日间温暖时,它们喜欢隐藏在低矮灌木下休息。

【繁殖习性】
短尾百灵的繁殖期通常在五月至六月,筑巢并在草地上产卵,每次产卵3-4枚。但关于亲鸟具体职责、孵化换羽期的具体信息及幼鸟的离巢时间,目前数据还较有限。

【外型辨识】
地理分布方面,短尾百灵立足于非洲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和坦桑尼亚。其栖息地包括干燥的稀树草原、亚热带或热带地区的干燥疏灌丛和干草原。

【物种区别】
与Thekla百灵相比,短尾百灵的尾巴更短是区分两者的主要特征。此外,短尾百灵的头部较大,嘴更长,黑色眼睛斑纹更加明显,整体上并缺乏顶冠。

【保护状况】
短尾百灵被列为无危物种,全球活动范围约为515,000平方千米。针对此物种的全球保护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