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雀鹀科 > 雀鹀属 > 沃氏雀鹀
沃氏雀鹀

沃氏雀鹀

英文名:Worthen's Sparrow

学名:Spizella wortheni

【简介】
沃氏雀鹀(Spizella wortheni),又名Worthen's Sparrow,属于雀形目、雀鹀科、雀鹀属。这种鸟类仅存在于墨西哥东北部的沙漠高原,数量稀少,属于极度濒危物种。

【外形特征】
该种鸟类成年体长11-14厘米,体重9.5-15克。雄鸟具锈色冠羽,逐渐转为灰色靠近喙部,灰褐色颈背;脸侧为灰色,耳羽灰褐,淡黄色眼圈,髭纹和颊纹暗细;背部沙棕色,披肩带深棕色斑纹,臀部灰白;尾深棕色并带窄灰边,上翅深棕,沿边缘杂有浅灰黄,覆羽尖端淡黄(形成翼纹,可能磨损时消失);喉白色,下体淡灰色;虹膜为深色;粉色喙;腿脚呈黑色、粉红至浅橙色。雌鸟外观相近,但冠淡黄褐色,顶部覆盖模糊的黑条纹,背部有时带淡黄褐色,底色稍肉桂色,次级飞羽具淡黄褐色边缘。幼鸟与成鸟相似但缺少锈色冠,仅有显著的淡黄眼圈和枕纹;头部、胸部和侧腹部有分散的暗色条纹。

【鸣叫特征】
其鸣叫为高音“pee churr”,起始下滑,且声音偏低,也可以被认为是干裂的尖叫声。叫声迅速而尖锐,多为单音的“tssip”或“tsip”,有时连续重复。

【生活习性】
沃氏雀鹀生活于干旱灌木草甸区域,偏好介于喜盐碱草地和沙漠灌丛之间的生态环境。它们以种子为食,营养补充类似物或昆虫,例如蛾、蜘蛛等动物性食品。往往在地上觅食,非繁殖期通常结群,有时可有高达50-120只的大群体活动,并与其他鸟类如褐雀鹀混合活动。

【繁殖习性】
繁殖活动在6月和7月于科尔阿哈拉和纽埃罗莱昂比较频繁,繁殖成功喜率低,仅为14%至0%,家畜骚扰和捕食是主要原因。巢材料来自干草,通常位于14厘米以下,介于沙棘与杂草之间。每窝2-5枚淡蓝色卵,中间带着棕色至红棕色斑点。具体的孵化期和育雏期缺失。繁殖的成功与否受到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例如家畜的干扰和捕食者。

【保护状况】
该物种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EN)。

【地理分布】
沃氏雀鹀分布于墨西哥东北部,从科阿韦拉南部至纽埃罗莱昂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