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燕雀科 > 黄雀属 > 黑颏金翅雀
黑颏金翅雀

黑颏金翅雀

英文名:Black-chinned Siskin

学名:Spinus barbatus

【地理分布】
黑颏金翅雀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南部,包括智利南部、阿根廷南部直至火地岛以及福克兰群岛。其栖息地通常为低地和丘陵地带,偶尔也会出现在较高海拔地区。常见的栖息环境有城镇公园、花园、灌木丛、林地及开放或半开放的灌木区域。

【外形特征】
这种小型鸟类体长约12至13厘米,体重在13至19.8克之间。雄鸟具鲜亮的黄色外观,顶冠和颏部有黑色斑块。上体呈橄榄绿色,下体部分为黄色或带苔绿色色调,尾部基部明亮黄色。翼上覆羽呈淡橄榄绿色,尖端暗黄,且初级飞羽基部明亮黄色。相对而言,雌鸟的上体颜色较浅,整体呈现灰黄色,翼上有明显的黄色斑块。

【鸣叫特征】
黑颏金翅雀的鸣声丰富多变,由连续交织的短语和颤音构成,常在显眼的栖枝或展示飞行中发出。除了高音调的“tsooeet”,其叫声还包括“chit”或“chit-tip”以及较为温和的“tsi-tsi-tsi”和延长的颤音。

【生活习性】
黑颏金翅雀主要以小种子为食,包括苔草、野芹菜和蒲公英的种子。此外它们也食用昆虫和幼虫,并偶尔会吃Empetrum rubrum的浆果。这些鸟在杂草丛中的各层次觅食,非常活跃且敏捷。繁殖季节外,通常成对或小群活动;非繁殖季节则聚集在更大的群体中,最多可达100只,并且常与其他种类的鸟混群。

【繁殖习性】
黑颏金翅雀的繁殖季节从7月至2月。繁殖巢结构主要由草、根、植物纤维和动物毛发组成,置于灌木的叉枝间,距地面约2米高。每窝产卵3至5枚,卵为粉白色带有红棕色斑迹。关于孵化和育雏的具体信息尚未可知。

【外型辨识】
与冠金翅雀相比,黑颏金翅雀的雄鸟在头部和喉部的黑色区域较小。雌鸟的臀部无黄色斑块,并且其分布范围较冠金翅雀更南。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这种物种被列为“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