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鸽形目 > 鸠鸽科 > 珠颈斑鸠属 >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英文名:Spotted Dove

学名:Spilopelia chinensis

【简介】
珠颈斑鸠(学名:Spilopelia chinensis),又名花斑鸠、珍珠鸠、花脖斑鸠等,是一种分布广泛的鸠鸽科副斑鸠属鸟类。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常见,包括印度、斯里兰卡、中国南部、东南亚等地,及其它被人为引入的地方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外形特征】
珠颈斑鸠体型中等,体长27~34cm,约为成熟个体重的是120~205g。最显眼的特征是其后颈部位独特的黑白相间的花斑,形似珍珠,故得名“珠颈”。成鸟整体色呈棕色,胸部呈浅粉红色,翅膀覆羽边缘呈黑褐色。虹膜为橙色,喙为黑色,脚部则是红色。幼鸟虽然与成鸟体型大致相似,但羽色较暗,否有明显的颈部花斑。

【生活习性】
珠颈斑鸠适应多种环境,偏好田野、森林边缘、农地等开阔生境。常结成小群在地面上活动,觅食包括植物种子及少量昆虫。对人类聚居地内的公园、草地等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体现出很强的人类共生态征。

【鸣叫特征】
通常在清晨、黄昏或白天会发出一系列低沉而响亮的“咕咕”声,作为其日常交流的信息。

【繁殖习性】
珠颈斑鸠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以春季最盛,巢址通常是在树上或灌木中,巢由细枝和植物茎杆构建而成。每窝产2枚卵,孵化期约17至19天,双亲都会参与照顾,直至雏鸟羽翼渐丰,能够开始短距离飞行和独立觅食。

【外型辨识】
最显眼的特征是其后颈部位独特的黑白相间的花斑,形似珍珠,故得名“珠颈”。成鸟整体色呈棕色,胸部呈浅粉红色,翅膀覆羽边缘呈黑褐色。虹膜为橙色,喙为黑色,脚部则是红色。

【保护状况】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年),珠颈斑鸠被列为无危物种(LC)。全球范围来看,其种群呈增长趋势,并逐渐扩大分布范围。在中国,珠颈斑鸠现在遍见于华南、西南、华东和华中等地,至2016年,甚至扩展到了东北的吉林省长春市。

【地理分布】
珠颈斑鸠适应多种生境的能力极强,常常出现在农田、城市公园、城镇绿化带等具有人为活动影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