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雁形目 > 鸭科 > 匙嘴鸭属 > 褐顶琵嘴鸭
褐顶琵嘴鸭

褐顶琵嘴鸭

英文名:Cape Shoveler

学名:Spatula smithii

【简介】
褐顶琵嘴鸭(学名:Spatula smithii),又名阔嘴鸭,是一种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它们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南部、安哥拉、莱索托、莫桑比克和赞比亚。这类鸭子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活动于江河、湖泊及浅水湿地等地域。主要食用植物性食物和无脊椎动物。

【外形特征】
褐顶琵嘴鸭体型较大,身长在51-53厘米之间,雄鸟体重为522-830克,雌鸟则在476-691克之间。雄鸟外表独特,头部为淡灰色,翅膀携带绿色翼镜,与浅蓝色覆羽被白色带纹隔开;喙部黑色,腿和脚橙黄色(繁殖期颜色加深),眼睛为黄色。雌鸟的特征与雄鸟相似,不过体色偏暗,腿脚呈灰黄色,喙和虹膜为深褐色。幼鸟体色比成鸟更暗,偶尔灰黄。

【鸣叫特征】
雄鸟的求偶呼叫声为"rrar",非繁殖期时发声较慢,在繁殖期则加快成为“rararararara”,还有低沉的“cawick”或“po-huk”。雌鸟的叫声类似“quack”,应激时会持续数分钟,求偶时会发出多音节的波动声和“Decrescendo”呼叫,常含有14个较短音节。双方在敌对展示时也都会产生“chachachacha”的某种重复声。

【生活习性】
褐顶琵嘴鸭偏好较大的旱季或洪水区浅水池塘,觅食主要依靠浅水的啄食,集中在丰富浮游生物的水域。雄雌均会在特定觅食时段潜水或沿水边探食。尽管栖息地需求是静水,但人工水源也能吸引它们生长,尤其是在水量充沛的季节。

【繁殖习性】
该物种一年四季中繁殖,以春季为高峰。巢穴通常建于地表,用草、芦苇和毛羽紧固于遮蔽的近水植被中。每窝5-12枚蛋,由雌鸟单独孵化27-28天,雄鸟则负责对巢外干扰的警戒和防御。小鸭出生后几天内便可下水,约6至9周后完全长出羽毛,离开巢区独立生活。

【外型辨识】
与普通琵嘴鸭的区别在于,雄鸟体色和腹部颜色,幼鸟或雌鸟可能较难区分。褐顶琵嘴鸭在飞行时前翼的天蓝色比其他常见鸭种更为显著。

【保护状况】
该物种的保护等级被列为无危(IUCN 红皮书)。

【地理分布】
褐顶琵嘴鸭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 **纳米比亚**
- **博茨瓦纳**
- **南非**
- **莱索托**
- **南部的莫桑比克和赞比亚边境**
- **南部的津巴布韦边界**

此外,在西南角省的人造水源中数量有所增加。这些鸭子的适应能力较强,现在也比较普遍的可见于污水处理池和其他人工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