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顶针尾雀
英文名:Bay-capped Wren-Spinetail
学名:Spartonoica maluroides
【简介】
栗顶针尾雀(学名:Spartonoica maluroides)是雀形目灶鸟科的一种鸟类。
【外形特征】
栗顶针尾雀体型小巧,全长约13至14.5厘米,体重约为10.5克。头部砂褐色,栗色的冠羽和面颊上的白色眉线十分醒目。背部砂褐至橄榄褐色,有明显的黑色条纹,翅膀基部呈现肉桂色。尾尖而长,大部分为棕色。下体白色或偏乳白色,侧身与胁部带有淡黄色或肉桂色。虹膜淡白色或略带蓝色,上颚黑褐色,下颚白色至粉红色,腿脚为浅棕色。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主要栖息于南美洲的湿地和芦苇丛中,常可见于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的自然环境中。在繁殖期后,它们可能会迁徙至巴拉圭。非繁殖季节,它们会部分北迁至巴拉圭。栗顶针尾雀常单独活动于灌木丛或芦苇之间,以昆虫等小型生物为食。它们生活于融有淡水、咸水和盐水的沼泽地带。
【鸣叫特征】
这种鸟发出类似昆虫的连续嗡嗡颤音,鸣声长而单调,音调时而起伏。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为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2月,常用低矮植被中的枝条和草搭建杯状巢穴,每窝产2至4枚卵,孵化期约13天,孵化后雏鸟在11至14天左右离巢。
【外型辨识】
与其他类似鸟类相比,如短嘴沼泽鹪鹩,栗顶针尾雀飞行显得更为颠簸,栖息时也因那显眼的栗色头顶和细长尖锐的尾巴易于鉴别。
【保护状况】
栗顶针尾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IUCN: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