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山雀科 > 白额山雀属 > 伊豆杂色山雀
伊豆杂色山雀

伊豆杂色山雀

英文名:Owston's Tit

学名:Sittiparus owstoni

【简介】
伊豆杂色山雀(Owston's Tit,学名:Sittiparus owstoni)是雀形目山雀科白额山雀属的一种鸟类。其主要分布在日本伊豆群岛南部的三个岛屿上,即Miyakejima、Mikurajima和Hachijojima。

【外形特征】
伊豆杂色山雀的体型约为13-15厘米,拥有一个大而显著的喙。成年个体头部从前额到脸颊和颈侧呈赤褐色,下颈部为橙赤色,背部为橄榄灰色,腹部则全部呈现肉桂赤色,胸部和侧面颜色最深。雌雄的外观相似,但雌鸟体型略小,喙相对也较细和弱。幼鸟比成鸟的颜色更浅淡。

【鸣叫特征】
该鸟类通常会发出1-2个重复的高音节音符,发音类似于“tsuu tsuu”。它的鸣唱声音与其他山雀相比有所区别,通常是一系列低于杂色山雀的哨音,例如“chip-chip-tuwee”。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主要生活在常绿阔叶林中。它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Castanopsis sieboldii的橡实。伊豆杂色山雀表现出冬季储备食物的行为,例如在秋季储存橡实,用于求偶期间喂食以及喂养幼鸟。此外,这些鸟儿还会捕食蚂蚁作为食物。

【繁殖习性】
关于该物种的繁殖和育儿行为的数据有限。基于与杂色山雀的类似性推测,伊豆杂色山雀可能会通过求偶期间的食物交换从而吸引配偶,并在育儿过程中共同喂养幼鸟。

【外型辨识】
与杂色山雀相比,伊豆杂色山雀有更暗的颜色,如脸部呈深锈红色,以及更高音的鸣叫。其鸣唱也与杂色山雀等其他物种稍有不同。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分类,伊豆杂色山雀目前被列为濒危物种(EN),因估计全球成熟个体的数量大约在2900-3600之间。该物种面临栖息地丧失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

【地理分布】
伊豆杂色山雀主要分布在日本伊豆群岛南部的三个岛屿上,即Miyakejima、Mikurajima和Hachijoj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