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紫䴓
英文名:Yellow-billed Nuthatch
学名:Sitta solangiae
【简介】
淡紫䴓,学名Sitta solangiae,是一种小型鸟类。主要分布在中国海南省南部、老挝部分地区以及越南等地。
【外形特征】
背部和翅膀颜色呈鲜艳的蓝色,腹部为灰色。面部为淡紫色,有显著的黑色眉纹和前额。黄色喙和眼圈为其明显特征。体长约12.5-13.5厘米,体重为14-16克。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森林的山地和山谷环境中。淡紫䴓常常活动于茂密的山地森林之中,除繁殖期成对出现外,其他季节多组成家族群或小群体。经常在树干上按螺旋形攀爬,同时伴随不断发出的鸣叫,充满活力。
【鸣叫特征】
该鸟的叫声通常为干涩而尖锐的“chit”声。有时会重复或形成连串声音。
【繁殖习性】
淡紫鳾主要以昆虫为食,繁殖期成年鸟会哺育幼鸟,但具体的繁殖细节有待进一步的科学调研。
【外型辨识】
雌鸟的特点是缺少雄鸟的黑色眼纹。淡紫鳾海南亚种(Sitta solangiae chienfengensis)分布于中国海南岛;淡紫鳾老越亚种(Sitta solangiae fortior)则分布在老挝东南部和越南中部及南部;淡紫鳾指名亚种分布在越南北部。与之相似的其他种类是绒额鳾,但绒额鳾的嘴为红色且更短,上体紫色较多,下体为灰棕色或葡萄棕色。
【保护状况】
淡紫鳾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同时也被列入全球濒危鸟类名录和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主要受到森林砍伐的影响,在越南和中国海南岛的情况尤为严重。
【地理分布】
淡紫䴓主要分布于越南、老挝及中国海南岛的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森林中。在国内则主要集中于海南岛南部的多个自然保护区,如吊罗山、五指山、尖峰岭、坝王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