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夜鹰目 > 夜鹰科 > 中美夜鹰属 > 中美夜鹰
中美夜鹰

中美夜鹰

英文名:Least Poorwill

学名:Siphonorhis brewsteri

【简介】
中美夜鹰(学名:Siphonorhis bresteri)是夜鹰目夜鹰科中美夜鹰属中唯一的现有物种,主要分布在多米尼加和海地。目前确认存在两个亚种:指名亚种S. b. brewsteri和亚种S. b. gonavensis。

【外形特征】
中美夜鹰的体长约为17至21.5厘米,体色为灰褐色伴有黑色条纹,翅膀收起时可见明显的白色斑点。颈部后方呈现出一道宽广的淡黄色区域,胸部则呈现深棕色并散布着白色斑点。腹部为白色,间杂着棕色条纹及网状纹样。尾羽外侧尾羽末端颜色较浅,雄性白色,雌性则呈现淡黄色。幼鸟在外观上与成鸟类似,只是上体色泽更灰,腹部及侧翼呈现出淡黄色并刻有浅棕色的条纹。

【生活习性】
中美夜鹰的栖息环境多为干燥至半干旱地区,例如石灰岩林地、仙人掌地、荆棘灌木丛中,以及落叶、针叶和混交森林。它们的活动范围从海平面到800米左右的海拔高度。关于其捕食行为,目前所知不多,但推测主要以昆虫为食。

【鸣叫特征】
雄性中美夜鹰的鸣叫声具有一种上升音调的哨声,发音为 'tooerrrri' 或波动的短‘tworri',有时也会产生短促的哨声 'tooerric' 或 'too-ic',以及类似于鸽子的沙哑声。

【繁殖习性】
在4月至6月期间,中美夜鹰开始繁殖。每窝通常产两枚蛋,直接放置于地面而不筑巢。这些蛋为椭圆形,淡白色且带有淡紫色灰色斑点和淡黄色、棕色混杂的点纹。

【外型辨识】
与海地夜鹰和卡氏夜鹰相比,中美夜鹰体型较小,颜色较浅,在尾部末端还有白色带纹,而其他两种夜鹰则体型较大且颜色更深。gonavensis亚种则整体上更小,颜色更淡。

【保护状况】
该物种分布于希斯帕尼奥拉岛,包括多米尼加和海地,还有Gonâve岛。据估计,成熟个体数量少于15,000只,一部分导致这种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破坏和外来物种如獴和老鼠带来的捕食压力。根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分类,中美夜鹰被列为近危(NT)物种。

【地理分布】
- 指名亚种:分布于多米尼加中部和西部的佩德纳莱斯省、独立省和巴拉奥纳省,以及海地的西部省。
- S. b. gonavensis:分布于戈纳夫岛,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