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霸鹟科 > 灰姬霸鹟属 > 白冠姬霸鹟
白冠姬霸鹟

白冠姬霸鹟

英文名:White-crested Tyrannulet

学名:Serpophaga subcristata

【简介】
白冠姬霸鹟(Serpophaga subcristata)是一种小型霸鹟科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及乌拉圭的林地和开阔地带。它们通常栖息于散生灌木和树木区域。

【外形特征】
白冠姬霸鹟成鸟具有明显的白色眉纹,自喙部延伸至眼后方,并有淡色眼环。头部和颈背呈现灰色,中央顶冠有几根黑色羽毛部分遮盖着白色冠状条纹。双翼黑中透暗,具两道醒目的白色至淡黄褐色翼带。尾羽偏暗色,外侧尾羽边缘呈白色。面部为灰色,下巴和喉咙为白色,胸部呈现灰色,腹部较为鲜明地泛黄。幼鸟翼带呈黄褐色,顶冠较少或无白色。

【鸣叫特征】
白冠姬霸鹟发出快速、干裂的声音和尖锐的“pip, wi-di-dit”声,伴随一系列较长的啾啾声和颤音。清晨时,该鸟发出一种柔和而欢快的声音,几乎机械般重复,如“psee psee psee-e-e-e-e-e-e”,平均每3-4秒重复一次。

【生活习性】
白冠姬霸鹟偏好开放生境,如灌丛、杂草丛生地带、林缘等地,并不栖息于成熟的森林内部。在某些地区,它们会在迁徙期离开繁殖地,而在另一些地区,则会下降到较低的海拔。此类鸟类活动于低地热带森林边缘、落叶林、画廊森林、荆棘灌木森林、半干旱山地灌木、草原、花园、种植园以及农业区的围栏线旁。

【繁殖习性】
白冠姬霸鹟的繁殖季节通常为每年八月到翌年一月,其间筑巢由雄雌双方共同协助完成。巢为一个紧凑的开放式杯状形,尺寸大约为直径5.5-6厘米和高度5.5厘米。编织巢材包括草茎和其他植物纤维,外饰以蜘蛛卵囊和苔藓,里层铺满羽毛。每次产卵数目为2(偶数次可达3枚),由雄雌轮流孵蛋,孵化期持续13-15天。

【外型辨识】
尽管内心灰暗的灰冠姬霸鹟与其相似,但该鸟腹部呈黄色,而灰冠姬霸鹟的腹部可为白色。通常,语音用于区分这两种鸟类。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中的白冠姬霸鹟被列为“无危”。

【地理分布】
白冠姬霸鹟广泛分布在南美的玻利维亚西部至阿根廷南部、巴西东部至乌拉圭,以及巴拉圭。其中,繁殖季节其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至东南部的巴西海岸和乌拉圭,与相当一部分栖息地有所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