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姬霸鹟
英文名:Torrent Tyrannulet
学名:Serpophaga cinerea
【简介】
灰姬霸鹟(Torrent Tyrannulet, 学名:Serpophaga cinerea),隶属于鸟纲雀形目霸鹟科,体长约10至11.4厘米,体重约8克。这种鸟类独居,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快速流动的山溪旁,从哥斯达黎加延伸至玻利维亚北部及委内瑞拉西北部,常在湍急的水域中显眼地活动于岩石上。
【外形特征】
成年灰姬霸鹟上身呈淡灰色,下身逐渐过渡到喉部和腹部下方的纯白色。其头部黑色,头顶和前额有隐约可见的白色斑块,冠羽隐匿白色细节。翅膀和尾部则为深黑色。雌鸟头部稍显灰暗,白色斑块可能变小或完全消失。幼鸟头部呈褐色,背部分布着微黄色毛发,翅膀上带有宽泛的黄色条纹。
【鸣叫特征】
灰姬霸鹟的鸣叫声尖锐且穿透性强,类似“chip”声,容易在快速水流的背景下识别。它会在歌唱时重复其叫声,或者以“seek”开头,随后跟随一连串颤音“ti,ti,ti”。
【生活习性】
这种鸟偏好栖息在海拔300至2200米的山间急流岩石区。其飞行低而直接,类似于水雉风格,经常会低飞于水面。主要捕食昆虫,通过空中捕捉或在岸边植被和岩石上觅食。
【繁殖习性】
它们会在水面上方至4米高处的枝干上筑造杯状巢,或紧邻岩石岸边建造。巢内部铺设柔软的羽毛,外部覆盖苔藓植物。每次产卵2枚,卵呈浅黄色或白色,无斑点。
【外型辨识】
除了颜色区别外,灰姬霸鹟主要通过其生活习性和栖息地进行识别。相比如亚马逊流域的河姬霸鹟、黑长尾霸鹟等同类,灰姬霸鹟体型相对较小,上体颜色偏灰,翅膀和尾部颜色更浅淡。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灰姬霸鹟属于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灰姬霸鹟主要繁殖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包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巴拿马、古巴、委内瑞拉、海地、古巴、智利、乌拉圭、厄瓜多尔、秘鲁及玻利维亚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