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阔嘴鸟科 > 丝冠鸟属 > 灰眼先丝冠鸟
灰眼先丝冠鸟

灰眼先丝冠鸟

英文名:Grey-lored Broadbill

学名:Serilophus rubropygius

【简介】
灰眼先丝冠鸟(学名:Serilophus rubropygius),属于阔嘴鸟科丝冠鸟属,是一种小型而安静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东北部、不丹以及缅甸东北部地区。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16-17厘米,体重约33-35克。头部和上体呈现暗灰色的眼先和淡灰色的头顶至上背区域,中间镶嵌着深棕色的羽毛。腹部灰色,胸部可见银色带状羽毛,且颜色向中心渐淡,而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分别呈现深蓝色和深蓝斑块,并且中部点缀着白色亚端斑点。臀部和上尾覆羽则为赤褐色,尾羽为黑色。幼鸟与成鸟类似,但喙全黑,头部和下体较暗,缺乏成鸟丝质感。背部有栗色调,大翼覆羽显现白色尖端,颈部两侧的白色标记较弱或完全不显。

【生活习性】
灰眼先丝冠鸟多在山脚和山地森林的中层活动,偏好广阔原始的热带或亚热带阔叶林,也见于竹林、次生林等。通常是留鸟,但在印度则可能向着西孟加拉平原向下迁移。其主要食物包括昆虫、昆虫幼虫以及陆地蜗牛,偶尔会加入混合物种觅食群。

【鸣叫特征】
灰眼先丝冠鸟叫声忧郁,常发出PE-ooo声,被捕捉时类似于老鼠的吱吱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到来,如印度在5至6月,缅甸在3至7月。巢通常悬垂于小树的外枝上,由交织的植物纤维构成。巢通常位于地面3-5米高的地方,但高度从最低的1米至最高的7米不等。每窝通常产卵3-5个,蛋壳呈短、钝而卵圆形,颜色为白色或粉红色,表面带有稀疏的紫红色斑点。

【外型辨识】
灰眼先丝冠鸟拥有暗色翅膀上的蓝黑光泽区、宽基银色喙与灰色而非黑色的眼眉,蓝色斑块更加窄细,不会与主体形造成蓝相显著区域。最长的初级飞羽尖端圆润,边缘狭窄,下体呈现更深更均匀的灰度,胸部深色更为集中。

【物种区别】
灰眼先丝冠鸟与银胸丝冠鸟相比,拥有暗色翅膀上的蓝黑光泽区、宽基银色喙与灰色而非黑色的眼眉,蓝色斑块更加窄细,不会与主体形造成蓝相显著区域。最长的初级飞羽尖端圆润,边缘狭窄,下体呈现更深更均匀的灰度,胸部深色更为集中。

【保护状况】
灰眼先丝冠鸟属于易危物种,即IUCN归类为无危(LC)。随着适宜栖息地的丧失,灰眼先丝冠鸟可能在尼泊尔面临绝境,不过仍局部常见于印度东北部地区。

【地理分布】
灰眼先丝冠鸟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东北部、不丹以及缅甸东北部地区。历史记录显示,它在尼泊尔也有出现,但现在可能已经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