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裸鼻雀科 > 白顶唐纳雀属 > 白顶唐纳雀
白顶唐纳雀

白顶唐纳雀

英文名:White-capped Tanager

学名:Sericossypha albocristata

【简介】
白顶唐纳雀(学名:Sericossypha albocristata),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是一种生活在安第斯山脉的鸟类。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哥伦比亚到秘鲁中部的云雾森林区域,以其显著的天鹅绒般深黑的体色、醒目的白色冠顶及鲜艳的红喉而引人注目。雄鸟的红喉尤其亮眼。

【外形特征】
白顶唐纳雀外形独特,主要为黑灰色,带有光泽的蓝色翅膀和尾巴。其最为独特的特征是明亮的白色冠顶,犹如眩目的白雪,非常醒目。雄性个体的喉部和胸部呈现亮丽的猩红色,而雌鸟与幼鸟的喉部则色彩较暗淡,接近紫色。成鸟平均体重为114克,最长可达24厘米,是唐纳雀中体重最重的一种。它们的眼睛呈深棕色,喙和腿均为深灰色。

【鸣叫特征】
白顶唐纳雀的叫声尖锐且刺耳,常常被形容为类似鸦类或更加尖刺的声音。这使它们在远处也能被清晰听见。

【生活习性】
这种鸟生活在安第斯山脉的湿润森林中,常处于1600至3200米的海拔区域。它们通常形成小到中等规模的群体,活动频繁,群体数量从4到20只不等。这些群体往往在广阔茂密的森林区域行走,偶尔在树冠层停留,展现出类似鸦类的活跃和警觉行为,通过发达的鸣叫系统进行社交互动和外敌驱赶。

【繁殖习性】
关于白顶唐纳雀的繁殖记录相对有限。已知它们的繁殖季节为1月至2月,巢筑在树蕨顶部,隐蔽于叶间。据观察记载,至少有一只雏鸟被喂养,喂养它们的是多达四只成年鸟,提示可能存在合作繁殖的现象。

【外型辨识】
该物种的一个明辨标志是其闪耀的白色冠顶和红喉,加上在群体中的独特行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它与普通唐纳雀区分开来。这类唐纳雀的体形较大,叫声也显得更为尖锐。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资料,白顶唐纳雀目前被列为“易危”等级。这种状态主要受到森林砍伐和栖息地丧失的威胁。由于其适宜栖息地预计未来会缩减35%,在随后的三代内,其种群数量预计下降幅度超过30%。

【地理分布】
它们的分布范围相当集中在哥伦比亚至秘鲁中部的安第斯山脉,海拔大多在1,600至3,000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