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窜鸟科 > 塞特窜鸟属 > 鼠色窜鸟
鼠色窜鸟

鼠色窜鸟

英文名:Mouse-colored Tapaculo

学名:Scytalopus speluncae

【简介】
鼠色窜鸟(学名:Scytalopus speluncae),属于雀形目窜鸟科塞特窜鸟属的小型鸟类。主要栖息于南美巴西东南部湿润森林地带,尤其喜好有竹林的地区。

【外形特征】
鼠色窜鸟体型小,体长约为10.5厘米。雄鸟体重通常在11.5至16克之间,雌鸟则在12.5至15克之间。雄鸟全身呈均匀的深灰色,而雌鸟上身偏棕,下身为深灰,两性在植被中均不易被察觉。幼鸟全身条纹斑驳,呈褐色。

【鸣叫特征】
鼠色窜鸟的鸣叫是一连串快速重复的机械感强烈的“tip-tip-tip”声,长度可达6至20秒,音波频率介于3.7至5千赫兹之间,节奏较快且规律。

【生活习性】
鼠色窜鸟偏爱栖息在密集且湿润的森林底层,特别是在Chusquea和Arthrostylidium竹林中,偶尔也活跃在枯死的竹丛中。主要以微小昆虫为食,能在地面或高度不超过1米的环境中迅速跳跃,动作类似啮齿类动物。

【繁殖习性】
该物种的繁殖信息相对有限,其筑巢地点通常位于岩石与浓密草本植被覆盖的半常绿森林中,而雏鸟则由双亲共同哺育。据观察,繁殖季节始于11月初,此时巢通常位于次生林中道路边坡处。

【外型辨识】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鼠色窜鸟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该物种在Serra do Caparaó国家公园等地点分布较多,但在Rio Grande do Sul则相对稀少。多个保护区如Aparados da Serra国家公园和Serra dos Órgãos国家公园也都有其分布。

【地理分布】
鼠色窜鸟分布于南美洲的巴西东南部,涵盖ESPÍRITO SANTO西南至RIO GRANDE DO SUL东北部一带,包括Serra do Mar山脉,再往内陆扩展至圣保罗省、巴拉那省和南里奥格兰德州。

【物种区别】
与白胸窜鸟和湿地窜鸟相比,鼠色窜鸟的鸣唱更短,基音较泛音柔和,且开始时音节更短、速率更快。这是识别它们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