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窜鸟科 > 塞特窜鸟属 > 高原窜鸟
高原窜鸟

高原窜鸟

英文名:Planalto Tapaculo

学名:Scytalopus pachecoi

【简介】
高原窜鸟,学名为Scytalopus pachecoi,属于雀形目,窜鸟科塞特窜鸟属。该物种为体型较小的鸟类,体长约为12厘米,体重约15克。其外观呈现淡灰鼠色,腹部颜色较为浅淡,同时绣有黑褐色条纹的两胁和大腿部位,雌鸟的羽毛颜色比雄鸟更深至棕色。

【鸣叫特征】
这种鸟类以独特的鸣叫声著称,通常会发出重复的单一音符,这种鸣叫声从低速逐渐加速,最终形成快速颤动的音调。此外,也能听到一种带有金属质感的“pzeen”声。

【生活习性】
高原窜鸟主要栖息在多个自然环境,尤喜密集的植被,如次生林和竹丛之间,这些都是靠近溪流旁的地区。栖息高度从接近海平面120米到1500米的高地都有分布。它们通常远离原始未受破坏的森林,深爱于复杂的植被中。

【繁殖习性】
关于高原窜鸟具体的繁殖习性所知不多,仅记载一窝产两枚蛋,每枚蛋的尺寸大约为20.6mm x 16.7mm和20.7mm x 16.8mm。更多细节,例如巢穴的构造和雏鸟的情况尚未完全记录。

【外型辨识】
通过对比,高原窜鸟与鼠色窜鸟在外观上的显著差别体现在下体上是否具有条纹,同时鸣叫声也有所不同。通过观察这些不同之处,可以轻易加以辨认。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分类标准,高原窜鸟当前被列为最低关注级别的无危物种(IUCN: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的里奥格兰德杜苏尔州西北部、东北部及东南部,以及圣卡塔琳娜州的东南部。阿根廷方面,则主要分布在东北边区的米西奥内斯省,此外,在巴西当地的伊瓜苏国家公园和与之隔河相邻的阿根廷伊瓜苏国家公园均有发现记录。

【命名背景】
高原窜鸟于2005年首次基于其叫声与外观的显著差异而单独划为一种,当时是基于费尔南多·帕切科(Fernando Pacheco)的研究成果。该物种名称亦以研究者费尔南多·帕切珂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