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鸡形目 > 雉科 > 环颈鹧鸪属 > 高地鹧鸪
高地鹧鸪

高地鹧鸪

英文名:Moorland Francolin

学名:Scleroptila psilolaema

【地理分布】
高地鹧鸪主要分布于埃塞俄比亚的中部和南部山区,具体包括Shewa、Arussi、Bale和Sidamo等地,以及肯尼亚中部的Mau Narok、Aberdares山脉和Mount Kenya。它们栖息在海拔2400至4000米的高山荒地和石楠草地,尤其偏爱靠近小型湖泊的湿草地或芦苇丛。

【外形特征】
高地鹧鸪体型适中,成鸟体长约32至35厘米。雄性体重可达到510至530克,雌性则为370至510克。成鸟头部为黑褐色,耳羽和颈部侧部位淡红褐色;上体深红褐色,有黄白色条纹,肩部有黑色斑点;喉咙纯白色,边缘有一圈黑底白点的带状标记;下体红褐色,遍布黑色斑点,后腹部位为淡黄红褐色,具细暗色条纹;虹膜呈棕色,喙黑色且基部黄色,腿呈黄色。雌鸟没有雄鸟的腿刺,雏鸟特征目前尚不清楚。

【鸣叫特征】
高地鹧鸪的鸣叫声包括一系列缓慢发出并反复重复的四声音符,类似于“tirich-chi-che'e”。受惊时会发出与其他鸟类(如谢氏鹧鸪和红翅鹧鸪)类似但独特的尖叫。

【生活习性】
高地鹧鸪以球茎、根部、杂草、草根、种子、嫩叶及昆虫为食。出于安全考虑,往往在角落觅食而非开阔地带。它们通常成对或小群体活动。每年除9月至10月外均有繁殖记录,多为一夫一妻制。

【繁殖习性】
在繁殖期间,高地鹧鸪巢穴建在草丛中,一窝通常产4至5枚卵。家族群一般由4至5只幼鸟和成鸟组成。然而,家族群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小,这可能反映了捕食的影响。新生雏鸟随家族群迁徙,逐步融入社群。

【保护状况】
高地鹧鸪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物种(NT)。

【外型辨识】
高地鹧鸪与埃尔贡鹧鸪的咽喉部位颜色有显著差异,高地鹧鸪的喉咙上有明显的黑色斑点,而埃尔贡鹧鸪的喉咙部位则无此花纹。结合鸣叫声也易于区分这两种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