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鸡形目 > 雉科 > 环颈鹧鸪属 > 橙翅斑鹧鸪
橙翅斑鹧鸪

橙翅斑鹧鸪

英文名:Orange River Francolin

学名:Scleroptila gutturalis

【简介】
橙翅斑鹧鸪(学名:Scleroptila gutturalis),是鸡形目雉科的一种鸟类。该物种具有显著特征,包括红褐色的翼斑,广泛分布于非洲东北部和南部,栖息于多种草地和灌丛环境。

【外形特征】
橙翅斑鹧鸪体长32至35厘米,雄性的体重范围在340至538克之间,雌鸟在379至450克之间。两性的体色相似,成鸟前额、颈侧的彩条纹中分布有黑色和白色斑点。黑白色的围兜位于喉部和胸部之上,胸部和下体布满棕斑与条纹。飞行时,红褐色的翼斑尤为引人注目。虹膜呈棕色,喙为黑褐色并带有黄色基部,腿则为暗黄色。幼鸟的颜色较为暗淡,下体有条纹,缺乏黑色的围兜。不同亚种之间存在颜色强度和下体标记的差异。

【鸣叫特征】
橙翅斑鹧鸪的叫声为急促重复的“chuk-a-cheiw”,音质尖锐。

【生活习性】
橙翅斑鹧鸪偏好栖息于多种草地和林地环境中,从岩石遍布的草地山坡到干燥的树木地带,海拔可达约2500米。这种物种通常保持定居状态,但在南非某些地区可能会移动约10公里左右,雨季时可能会向高地迁移。它们的食物包括球茎、种子、果实、以及诸如蝽、蚱蜢和甲虫等昆虫。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时节在不同的地区有所变化。例如,在南非是2月至5月和9月至10月,在纳米比亚是6月,在安哥拉分别是在4月,8月和12月。成鸟通常形成配对。在繁殖期间,它们会在草丛下或灌草中筑一具浅凹巢,铺上干草。每窝产出3至8枚蛋,颜色从淡粉色至黄褐色,有时带有白色和褐色斑点;孵化期约为20至21天。幼鸟在12至14天时便可以短暂飞行,但约需5至6周才能完全离巢。

【外型辨识】
与其他类似物种相比,橙翅斑鹧鸪的显著特点是其体型中等,具有黑色的围兜而不是腹部斑纹,并且它栖息在较低的海拔区域。奥兰治河环颈鹧鸪是其近种之一。在地理分布上,橙翅斑鹧鸪广泛出现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非与安哥拉等国。而奥兰治河环颈鹧鸪(学名:Scleroptila gutturalis)的一个亚种则仅分布于特定区域如Mudumu国家公园、Etosha野生动物园和Daan Viljoen保护区。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无危(LC),尽管如此,它们在非洲某些地区的数量有所波动,例如在埃塞俄比亚南部相对常见,在北部与东北部则较少见。虽然整体上分布广泛,但某些地区如南非的西北开普省,其数量可能不足50万只,并且在本世纪出现了减少的趋势。纳米比亚的族群数量则相对稳定或有所增长。其主要面临的威胁来自农业用地的开发以及过度放牧导致的栖息地退化。

【地理分布】
橙翅斑鹧鸪广泛出现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非与安哥拉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