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裸鼻雀科 > 黄棕唐纳雀属 > 黑脸唐纳雀
黑脸唐纳雀

黑脸唐纳雀

英文名:Black-faced Tanager

学名:Schistochlamys melanopis

【地理分布】
黑脸唐纳雀(英文名:Black-faced Tanager,学名:Schistochlamys melanopis),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唐纳雀属。这种雀鸟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玻利维亚、巴西东部、秘鲁、智利、阿根廷,以及法属圭亚那和巴拉圭。

【外形特征】
成年的黑脸唐纳雀呈现一种独特的外观,灰身体与黑头和喉咙形成鲜明对比,喙部短而厚实且嘴基部为黑色。它们的尾巴相对长。与成鸟相比,幼鸟的外表截然不同,外表呈橄榄绿色,头侧有明显的黄色眼圈,腹部偏黄至橄榄色。随着它们的成长,头部和胸脯开始展现出更多的黑色斑块,但相比成鸟来说,这种色素斑块依然较小,面部黑色仅限于眼窝周边。

【生活习性】
黑脸唐纳雀主要栖息在低地的草原区域,有时会出现在林边或稀疏的植被中。它们通常会组成小群体或可能是家族群,有时也可能会与其他种类的鸟类形成混合群来探索食物或保护区域。

【鸣叫特征】
这种雀鸟常发出悦耳的鸣叫,从孤立的树上发出唯美的声音。

【繁殖习性】
关于黑脸唐纳雀具体的繁殖习性,资料相对有限,但是根据它们相似品种的行为迹象可以推测,它们可能拥有一定的筑巢和哺育后代的行为模式。

【外型辨识】
成年黑脸唐纳雀因其独特的外表容易辨识。然而,在幼年阶段,它们可能与某些盐鸟或雌性南暗红丽唐纳雀相混淆,但南暗红丽唐纳雀缺乏明显的黄色眼圈,且胸膛上的花纹或斑点更为显著。另外,与雌性黑白唐纳雀的区别之处在于黑脸唐纳雀拥有较长的尾部,以及胸脯上的条纹或斑点更清楚。

【保护状况】
黑脸唐纳雀在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类别中仍处于未知状态,这意味着这种物种的具体保护情况需要进一步调研和评估。然而,在它们分布区域内,这样的物种仍然相对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