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石䳭
英文名:White-tailed Stonechat
学名:Saxicola leucurus
【简介】
白尾石䳭(英文名:White-tailed Stonechat,学名:Saxicola leucurus)是雀形目鹟科石䳭属的一种鸟类。这一物种主要活跃于低海拔湿地中,例如芦苇和高草丛,能够轻易识别的特征是常闪现黑白边缘的白色尾羽。
【外形特征】
雄鸟拥有相对独特的黑色头罩和明显的白色领圈,胸口有一个明亮的红色斑点,背部在繁殖季节时为黑色,非繁殖季节则变成带条纹的棕色。相较之下,雌鸟呈现灰褐色,具有不太明显的眉线及白色咽喉区域。其特征与普通石䳭(非洲石䳭,race indicus)有相似的地方,但从尾羽的白色斑块与胸斑的特点上可以进行区分。白尾石䳭的体型较为纤细,雌鸟的颜色相对淡一些,喉咙呈白色,尾羽的内侧带有黄褐色。
【生活习性】
白尾石䳭偏好居于靠近大河的高草和芦苇地带,特别在季节性洪水泛滥的地区较为活跃。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捕食方式通常表现为从飞行到地面或空中突袭蚊子和摇蚊等。
【繁殖习性】
白尾石䳭的繁殖季节通常是3月至5月之间,此时会寻找莲叶或柽柳丛中筑巢,通过在这些地方筑造杯状巢穴来繁殖后代。为后代的成长提供庇护。
【外型辨识】
常闪现黑白边缘的白色尾羽是白尾石䳭的一个显著特征。此鸟种分布广泛,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尼泊尔南部、孟加拉国以及缅甸都有其踪迹。
【保护状况】
IUCN评级赋予该种鸟为“无危”(LC),这表明有了初步的保护机制,但有不断监测其种群动态的重要性。
【地理分布】
白尾石䳭主要涵盖了包括但不限于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尼泊尔南部、孟加拉国和缅甸等地。在这些地区常见于印度河流域及分支河流附近的湿地以及巴基斯坦的大片象草、香蒲沼泽地带,甚至还有种植的农作物如玉米、豌豆、西红柿等周围田地都可见到它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