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侏秧鸡
英文名:Buff-spotted Flufftail
学名:Sarothrura elegans
【简介】
黄斑侏秧鸡(学名为Sarothrura elegans,英文名Buff-spotted Flufftail)属于鹤形目侏秧鸡科侏秧鸡属,是一种小型森林鸟类。主要栖息于非洲的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
黄斑侏秧鸡的体长在15-17厘米,体重在39.5-60.5克之间,雄鸟平均重46.4克,雌鸟平均重45.7克。雄鸟外观呈赤褐色,并在背部有黄色斑点和黑色条纹。雌鸟外观相对较为朴素,多呈现金棕色,带有黑色边缘的小斑点,其下体有斑点和条纹,尾巴呈现条纹状。两性均具有条纹状的尾巴,但雄鸟具有更多黄色斑点和黑色条纹的上体。喙部颜色为黑色,略带灰色或角质色泽的基部;虹膜为棕色,足部为黑色或深灰色,带些许粉红色。
【鸣叫特征】
黄斑侏秧鸡的叫声是其独特的标志,雄鸟叫声表现为一种类似音叉的呼噜声“ooooooo...”,每个音节连续3-4秒,每分钟可重复5-8次。这些声音通常在夜间、清晨、傍晚或阴雨天气期间发出,鸣声可以传到超过1公里以外的地方。此外,黄斑侏秧鸡还具有低音的接触诉叫声和快速重复的鼻音。
【生活习性】
黄斑侏秧鸡生活于森林或茂密灌木相关的广泛环境中,通常栖息于森林边缘和林间空地,次生森林以及灌木丛。其特别偏好在较为深入的森林灌木地带和茂密植被中活动,而非水体附近。该物种善于在枯叶层中寻找食物,取食活动通常在早晨和傍晚时分进行。在非森林环境,黄斑侏秧鸡常出现在密集的常绿和落叶灌木丛,以及香蕉园、箭根薯种植园、被遗忘的耕地等。
【繁殖习性】
黄斑侏秧鸡在繁殖季表现为单配偶制的习性,并至少在整个繁殖季节保持配偶关系。筑巢位置通常在密集植被下或地面隐蔽处,孵化期间,雌雄轮流进行。每次产下3-5枚白色鸟蛋,孵化期大约为15至16天。雏鸟属早熟类型,孵化后1-2天便开始离巢,由双亲喂养直至大约19-21天的独立期。此独立期中,父母驱赶雏鸟离开独立生活。雏鸟孵化19天后已能飞行,完全成熟大约需要六周。
【外型辨识】
黄斑侏秧鸡几乎呈金棕色,上体有小的黑边黄斑和斑点和条纹下体,尾部条纹状。
【物种区别】
黄斑侏秧鸡与白点侏秧鸡的区别在于其上体黄斑和黑色条纹的尾巴特征。黄斑侏秧鸡几乎呈金棕色,上体有小的黑边黄斑和斑点和条纹下体,尾部条纹状。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定为无危级别(LC)。
【地理分布】
黄斑侏秧鸡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分布国家包括但不限于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等,覆盖广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