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鹤形目 > 侏秧鸡科 > 侏秧鸡属 > 栗尾侏秧鸡
栗尾侏秧鸡

栗尾侏秧鸡

英文名:Striped Flufftail

学名:Sarothrura affinis

【简介】

栗尾侏秧鸡(Striped Flufftail,Sarothrura affinis)是鹤形目侏秧鸡科侏秧鸡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部的Afromontane区域内,分为两个亚种:S. a. affinis分布于南非东部和斯威士兰;S. a. antonii分布于津巴布韦东部、莫桑比克、马拉维、坦桑尼亚南部、肯尼亚以及南苏丹南部。

【外形特征】

雄性栗尾侏秧鸡拥有栗色头部、白色喉咙和带有白色条纹的黑色身体。这些条纹为厚重且呈黄色调。雌鸟呈棕色,下方有淡色横斑和点状花纹。S. a. antonii亚种的雄鸟在胸部部分也会呈现栗色,体型比其他亚种要大一些。

【鸣叫特征】

栗尾侏秧鸡的叫声具有辨识度,是一连串长、空洞且向上攀升的呼啸声。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主要栖息于干燥的山地草原中,其栖息地通常靠近小溪、草地沼泽地和芦苇、荆棘或金合欢树附近,也偶尔会出现在农业区,例如苜蓿和小米田。在南非,它们甚至能在Psoralea-Osmitopsis fynbos中被发现。

【繁殖习性】

栗尾侏秧鸡通常在雨季繁殖。它们是单配偶制,全年持有领地,领地范围包含较小的繁殖领地和较大的家园范围。它们的巢穴是一个深层碗状结构,由干草或根须构成,宽度约为9厘米,深度约为2.5厘米。巢顶可能用草编织成遮盖结构来保护。每次产卵通常为四枚白色或接近白色的蛋,偶尔也有五枚,孵化期约为15天。孵化任务由双亲轮流执行,白天通常是雄鸟,夜晚则由雌鸟负责。雏鸟出生时全身覆盖着黑色绒毛,具有明显的裸露部位,较早熟,出生数日即可离开巢穴。

【外型辨识】

这属于一种非常小巧的秧鸡,羽毛长而细。前额羽毛较硬,并且嘴相比侏秧鸡科其他属要短。主要活动于沼泽森林和湿地等环境中。它们的食物主要为植物嫩芽、种子以及昆虫和小型水生动物。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名单,栗尾侏秧鸡被列为易危物种(LC)。1978年至2005年间,估计数量为1730只。然而,在一些受保护或管理良好的草地和fynbos地区里,这种鸟种还是局部常见。

【地理分布】

栗尾侏秧鸡遍布东非和南非的Afromontane区域,例如南非中部、斯威士兰、坦桑尼亚南部以及肯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