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阔嘴鸟科 > 肉垂阔嘴鸟属 > 肉垂阔嘴鸟
肉垂阔嘴鸟

肉垂阔嘴鸟

英文名:Wattled Broadbill

学名:Sarcophanops steerii

【简介】
肉垂阔嘴鸟(学名:Sarcophanops steerii),属于阔嘴鸟科,是一种中等大小的鸟类,主要分布在棉兰老岛、巴赛兰、迪纳加特以及锡亚高岛。以其独特的天蓝色眼肉垂和黄色翼斑而闻名,在该地区是标志性物种之一。

【外形特征】
肉垂阔嘴鸟的雄性具有深紫色的冠部和前额,面部和喉咙为黑色,随后是白色的颈圈。其背部覆盖着深灰色和明亮褐色相交的羽毛。臀部和尾部展示紫红色,翅膀为黑色,带有明显的黄色和白色条纹。雌鸟的腹部纯白色,而雄鸟的腹部为粉红色。幼鸟起初喉部会呈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上部为橄榄绿色,翼纹模糊,眼肉垂为黄色。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栖息于低地和山脚下的森林,包括残存的森林斑块、坡地次生林和未受干扰的河岸森林。它们偶尔也会出现在红树林和灌木丛中。外出觅食时,它们常单独、成对或形成最多6只的小群体,在中下层捕食昆虫。这种鸟通常在低海拔地区活动,最高可达1220米高。

【鸣叫特征】
肉垂阔嘴鸟具有独特且复杂的声音特征,包括哀怨的哨声以及金属般的“chink”声,伴随着翅膀和喙的拍打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4月至6月,虽然巢穴描述较少,但它们会建造大型且精致的巢,形状像悬挂的钱包状。这种鸟的体重约为38.3克。

【外型辨识】
与Visayan阔嘴鸟相比,肉垂阔嘴鸟更具有白色的颈圈和明亮的黄色翼斑,体型相对更大(约16-18厘米)。雌雄差异显著,雄鸟腹部有粉红色,而雌鸟腹部为纯白色。

【保护状况】
该物种已列为IUCN易危(VU)物种。目前主要的记录地点包括棉兰老岛的阿波山国家公园、锡亚高岛(保护区)和Poneas。因这类鸟色彩鲜艳且制作的鸟巢复杂,吸引了公众和研究人员的关注。

【地理分布】
肉垂阔嘴鸟分布在棉兰老岛、巴赛兰、迪纳加特以及锡亚高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