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岛阔嘴鸟
英文名:Visayan Broadbill
学名:Sarcophanops samarensis
【简介】
米岛阔嘴鸟,学名Sarcophanops samarensis,又称Visayan Broadbill,是雀形目阔嘴鸟科肉垂阔嘴鸟属的一种中等体型鸟类。其栖息地主要集中在菲律宾中东部的米沙鄢群岛,包括Bohol、Leyte和Samar等岛屿。
【外形特征】
米岛阔嘴鸟的显著特征包括淡蓝色的喙与眼眶、黑色脸部、条纹状冠羽、红棕色背部,以及带有粉白至白色翼带的暗色翅膀。其红色的臀部和尾巴也十分显眼。具体而言,雄鸟具有黑色的喉部、眉纹和耳羽,紫色的冠羽,以及灰斑点状的颈部环、紫蓝色的肩背至尾部上方。翅膀为黑色,带有明显的白色翼带和粉紫至粉色的翼带。下体则为紫色,腹部中央呈黄白色。雌鸟的下体则为纯白色,区别于雄鸟。幼鸟头部呈暗棕色,冠羽为灰洗,脸颊有白色颈部环,上体为橄榄色和灰棕色,下体呈灰棕色。与肉垂阔嘴鸟相比,米岛阔嘴鸟体型较小,且主要区别在于颈部的灰色、肩背呈紫色、翼上有粉色。
【生活习性】
米岛阔嘴鸟多栖息于低地热带湿润森林,特别是石灰岩露头区,海拔高度约为100至600米之间。它们单独、成对或以小群体形式活动,偶尔加入混合物种觅食群。主要的食谱是小型昆虫。繁殖期通常出现在3月至5月,幼鸟开始出现于5月和7月,不成熟个体则可能在4月、7月和8月被观察到。
【鸣叫特征】
该鸟类的叫声较为罕见,通常模仿昆虫的声音,如‘tik, tik, t-rrrrrrrrr’。在Bohol地区,还记录到一种较短而较为安静的哨声,可能是接触叫声。
【保护状况】
目前,根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米岛阔嘴鸟被列为易危(VU)物种。这种保护状况折射出其可能面临的威胁以及保护的重要性。
【地理分布】
米岛阔嘴鸟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的Samar、Leyte和Bohol岛。历史上,该物种在1980年前后的记录较少,但自该年份以来,Bohol岛上有连续记录。由于该物种通常较为沉默且不易被人发现,因此其分布情况可能被低估。令人担忧的是,在Samar岛和Leyte岛上的状况目前尚不确定,但根据这一信息推测,其种群数量可能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