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翅舞雀
英文名:Green-winged Saltator
学名:Saltator similis
【简介】
绿翅舞雀(英文名:Green-winged Saltator,学名:Saltator similis),又称“铁裂”,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舞雀属。主要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栖息于南美洲中南部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以及重度退化的前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
绿翅舞雀的背部呈橄榄绿色,脸部为深灰色,脸部两侧有明显的宽白眉纹和黑髭纹,给人愤怒之感。喉部呈白色,腹部为淡灰色,带有橙棕色的中心;翅膀则为绿色,腹部中心则为白色。幼鸟的超眼纹较短或可能完全不存在,且腹部下方可能有斑纹。成年鸟与幼鸟之间,特别是成年鸟,超眼纹更长且髭纹较轻微。
【鸣叫特征】
绿翅舞雀的叫声为一系列柔和的哨声,具体表现为“chew-cho-chew-cho-chewee”,其歌唱在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但主要音色一致。
【生活习性】
绿翅舞雀为杂食性动物,以果实、昆虫、种子、叶子和花朵为食,它们特别偏好吃一种名为tapiá或tanheiro(Alchornea glandulosa)的果实。雄性通常会为雌性提供食物。该物种主要在森林边缘或空地上活动,分布在森林的中上层。
【繁殖习性】
绿翅舞雀在1至2米高的灌木丛中营巢,巢由大型干叶和一些枝条构成,内部铺设小根和草本植物,直径约为12厘米。每窝通常生产2至3枚蓝绿色带有小斑点的卵,斑点形成冠状排列。繁殖期间,它们成对生活并严格保卫自己的领地。
【外型辨识】
与黄喉舞雀相比,绿翅舞雀的白喉部与后者浅黄色的喉部形成对比,且成鸟的超眼纹更长,髭纹显得较不显著。
【物种区别】
与黄喉舞雀相比,绿翅舞雀的白喉部与后者浅黄色的喉部形成对比,且成鸟的超眼纹更长,髭纹显得较不显著。
【保护状况】
基于IUCN濒危等级,绿翅舞雀被认定为无危物种。然而,由于它们悦耳的鸣叫声,非法捕捉在包括大西洋森林在内的一些地区是常见问题。在巴西,这些鸟已被非法捕捉并交易。尽管IBAMA在以往采取了有效的监管措施,但由于预算削减,非法捕捉的情况可能再次增加。
【地理分布】
绿翅舞雀分布于南美洲中北部,包括巴西(里奥格兰德杜苏尔和东南各州)以及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及乌拉圭的相应领土。除此之外,它们的分布涉及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等国家至智利和阿根廷的广阔范围。
绿翅舞雀的不同变种依据各自的歌声被辨识,比如'Boi'变种与'João'变种便是其中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