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舞雀
英文名:Bluish-grey Saltator
学名:Saltator coerulescens
【简介】
灰背舞雀(学名:Saltator coerulescens)是一种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鸟类,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舞雀属。其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半开放生境,从哥伦比亚南部到阿根廷西部,偏好森林边缘、次生灌丛、篱笆以及杂草丛生地带。
【外形特征】
灰背舞雀体型较大,平均体长在18.5至24厘米之间。上体颜色为均匀的灰蓝色,搭配醒目的白色眉纹。黑褐色颊纹使得面部特征更为醒目。腹部的色调随季节和亚种略有差异,普遍略带暖土黄色底色。相比成年个体,幼鸟呈现更为橄榄绿色的体色,翅膀边缘带有绿色,脸部黄色眉纹色调偏亮,胸部部分呈现橙黄色,臀部淡肉桂色。
【生活习性】
灰背舞雀喜欢生活在半开放的森林边缘、次生林及人类种植的作物田,例如咖啡园、甘蔗田和玉米地等。栖息海拔从海平面到1,500米不等。在拉丁美洲广泛分布,尤其是在从近海水平线到1200米海拔的区域较常见。
【鸣叫特征】
灰背舞雀主要通过啄食花叶香气物质来获取营养。
【繁殖习性】
筑巢季节根据不同的地理区域而变化,如哥伦比亚为每年4月至8月,阿根廷则为10月末至翌年1月初。鸟类的巢穴通常由树枝和树叶搭建而成,内铺以细纤维及根须,布置在灌木或小树的1.5至4米高处。每次产卵数量为2至3枚,孵化时间大约为13至15天。雏鸟期约为18至19天。
【外型辨识】
灰背舞雀易于与绿翅舞雀和棕腹舞雀区分开来。灰背舞雀的翅膀边缘没有绿色特征,对面部的幼鸟黄色黄纹也要更淡。另外,灰背舞雀相比其他舞雀属鸟类,其上体明显更灰暗。
【物种区别】
在外观上,灰背舞雀易于与绿翅舞雀和棕腹舞雀区分开来。灰背舞雀的翅膀边缘没有绿色特征,对面部的幼鸟黄色黄纹也要更淡。另外,灰背舞雀相比其他舞雀属鸟类,其上体明显更灰暗。
【保护状况】
根据最新的栖息地保护评估,这类物种被定为无危(IUCN:LC)。
【地理分布】
灰背舞雀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具体包括阿根廷北部、乌拉圭西部、巴拉圭、大部巴西以及秘鲁东部地区的生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