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蝗莺科 > 吕宋鹪鹛属 > 锈脸地莺
锈脸地莺

锈脸地莺

英文名:Cordillera Ground Warbler

学名:Robsonius rabori

【简介】
锈脸地莺(学名:Robsonius rabori)属于吕宋鹪鹛属的鸟类,特有于菲律宾吕宋岛西北部Cordillera山脚地带。该物种特征明显,具有锈色面部和前额,灰下体带有黑色斑纹和白色条纹,以及显著的白色翼斑。

【外形特征】
体型中等到偏大,体长约20至22厘米,上体呈棕褐色,头部呈现锈红色,胸部为灰色且带有三角形的灰纹,腹部为白色。翅膀呈褐色,边缘颜色较浅,具备两排显著的白色翼斑。虹膜呈棕色,上喙颜色介于深角棕色至浓棕色之间,下喙呈珍珠灰色,腿为珍珠角棕色。

【鸣叫特征】
锈脸地莺的鸣叫声音通常很高,持续大约1.6到2.2秒,类似“tseeee sip tseeee!”的叫声。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在低地森林和次生林,海拔从海平面至约500米之间。这种鸟类为居民性,习惯于缓慢地地面行走,偶尔也跳跃,在寻找落叶和木屑下的食物时翘起尾巴。锈脸地莺主要以昆虫为食。

【繁殖习性】
关于其繁殖行为的信息相对有限,已记录到幼鸟在五月被采集。目前,对于锈脸地莺的筑巢习性尚无明确信息。

【外型辨识】
通过其特征性的灰色下腹部三角形斑纹与灰斑地莺和吕宋地莺进行区分。该物种的体貌、行为特征及地理分布特性使其易于与其他鸟类鉴别。

【保护状况】
锈脸地莺的保护状态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VU)。目前该物种面临栖息地丧失的威胁。

【地理分布】
主要发现于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Cordillera Central地区,位于Ilocos Norte、Apayao、Kalinga以及Mountain省份的低地森林中。锈脸地莺的地理范围估计约8,500平方公里,但通常种群数量可能少于10,0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