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燕科 > 沙燕属 > 崖沙燕
崖沙燕

崖沙燕

英文名:Sand Martin

学名:Riparia riparia

【简介】
崖沙燕(学名:Riparia riparia),俗名水燕子、土燕、灰沙燕,是燕科沙燕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最早由卡尔·林奈于1758年在《自然系统》第十版中描述。

【外形特征】
体长约12-13厘米,翼展89-111毫米,体重10.2-18.8克。背部深灰褐色,与较深的翅膀形成对比,喉部白色,并带有明显的褐色胸带区分。幼鸟上体边缘呈肉桂色或乳白色,喉部带有淡粉色调。尾巴中等长度,末端略呈浅叉状。

【生活习性】
崖沙燕栖息于河域、湖泊等水体周边的砂质崖壁附近。它们喜集群生活,通常在水面或沼泽地上空轻快而敏捷地飞翔,捕食小型昆虫,主要以飞行中的蚊、蝇、虻等为主。该物种全年几乎都会选择在靠近水域的地方活动,且有明显的迁徙习性。

【鸣叫特征】
崖沙燕的叫声形式多样,飞行时表现为连续的颤音。当潜在捕食者接近时,会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繁殖习性】
崖沙燕在春季进行繁殖,通常在俄亥俄州于四月中旬迁至繁殖地。它们在沙质崖壁上合作挖掘水平隧道长达0.5至1.3米为巢洞,内含有干草茎叶和羽毛等物铺设的浅盆状巢。通常每巢产卵4枚。孵化期为12至13天,育雏期为19天。

【地理分布】
崖沙燕广泛分布于欧洲、中亚、日本、前苏联、巴基斯坦、越南、泰国、菲律宾以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分布于多个省份。它们在冬季迁徙至非洲东部和南部、南美洲以及印度次大陆。

【保护状况】
崖沙燕的保护级别为LC(无危),但其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渐下降,部分地区种群因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而受到威胁。崖沙燕在加拿大列为濒危物种。在中国,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亚种分化】
崖沙燕在其分布范围内具有多个亚种分类,包括:Riparia riparia diluta、Riparia riparia eilata、Riparia riparia fokienensis、Riparia riparia ijimae、Riparia riparia innominata、Riparia riparia riparia、Riparia riparia shelleyi 和 Riparia riparia tibet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