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色沙燕
英文名:Pale Martin
学名:Riparia diluta
【简介】
淡色沙燕(英文名:Pale Martin,学名:Riparia diluta),属于雀形目燕科沙燕属,是一种小型鸟类。其学名源于其独特的颜色特征,其中diluta亚种分布于中国西北,tibetana亚种分布于青藏高原,fohkienensis亚种分布于福建。
【外形特征】
淡色沙燕的体长约12厘米,成鸟上体呈灰棕色,飞羽和尾羽颜色更深,且尾部轻微分叉;下体为白色,胸带有淡棕色,边界不甚明显,翅膀下方呈棕色;后腿被覆羽毛。雌雄羽色相似,而幼鸟上体羽毛边缘较淡。不同亚种间体型略有差异,上体颜色深浅不一,胸带大小及颜色也有细微区别。
【鸣叫特征】
淡色沙燕的叫声为干涩且带有颤音的一系列音节,与崖沙燕的叫声相比,这一特征更为明显。
【生活习性】
淡色沙燕栖息于开放生境,如农田、草原和稀树草原,靠近水源的地方较为常见。它们在河岸、溪流或湖泊旁的沙质土壁上挖掘洞穴筑巢,偶尔亦会路堤取用。其主要食物为飞行中捕获的昆虫。
【繁殖习性】
淡色沙燕繁殖季节为每年11月至次年5月,重点集中在2月至4月。通常成群繁殖,小群体中能有150至200个巢。每巢产卵3至7枚,平均4.9枚,卵呈白色且有光泽。孵化期约为15天,幼鸟于23天左右离巢。在高海拔地区,巢的成功率高达89.5%,并观察到多个巢里存在合作繁殖。
【外型辨识】
淡色沙燕与崖沙燕极为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淡色沙燕上体比较灰,下体颜色暗淡,胸带边界不清晰。叫声也存在微小差异。
【保护状况】
淡色沙燕的保护状况为IUCN评级中的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淡色沙燕的繁殖区主要位于欧亚中部,主要涉及亚洲的中国、巴基斯坦东部、印度西部和北部以及俄罗斯南部。此外,中国之外,埃及、哈萨克斯坦、尼泊尔等地也有它们的踪迹。可见分布在亚洲的部分区域。